白痴风是怎么得的 http://nb.ifeng.com/a/20190807/7644306_0.shtml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龙舟制作的历史已经有多年了,广东不少村都在这里订制新龙。在龙舟文化热带动下,一种用于展示与观赏的微型龙舟制作也热了起来,成为广州龙舟文化的生动载体。
01:3010年前,上漖村手工匠人卢志棠开始制作“小龙舟”,至今已打造了近两千条小龙舟,这些微型龙舟远销海外,闯下一片市场。
12月2日,记者来到洛浦街龙舟特色小镇,在一处工作室里见到了卢志棠,他正在忙着制作龙舟模型,“越来越多人喜欢收藏小龙舟工艺品,现在我手头上还有很多订单等着交货呢!”卢志棠高兴地说。
卢志棠介绍说,龙舟模型分为“传统龙”“标准龙”和“艺术龙”。除了龙舟,还有凤艇模型,这些模型船身长度短至30厘米,长则可达3米,选用的木材有坤甸木、柚木、酸枝、黄花梨木。“别看它们尺寸小,但五脏俱全,与大龙舟制作的繁琐工序相比,也相差无几。”卢志棠说,微型龙舟制作包括了龙头、龙尾、龙舟主体、配件几个部分,全部是他手工打造,“一锤一刀雕刻出来的”。
卢志棠的龙舟船身还有一大特点是由原木雕出,不用木板拼接,因此船身不会因时间久远而开裂。为了生动展示龙舟文化,他还尝试雕刻“扒仔”安装在小龙舟上。记者看到,一艘2米长的龙舟模型上一共有48个龙舟人,有“扒仔”、艄公老汉以及击鼓者,或坐或立,栩栩如生。
卢志棠说,目前,龙舟模型的客户主要为广东各村、海外华侨以及用于文化展示的一些企业。
卢志棠表示,龙舟模型制作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比如龙舟模型配件包括了船桨、罗伞、铜锣、彩旗等。卢志棠和妻子为了做好龙舟模型配件,还分头学习作画、书法、刺绣等方面的知识,让龙舟模型每一个细节尽量生动起来。
“小小龙舟模型,便于展示和收藏,也集中体现了我们的广州龙舟文化,是个很好的传承载体。”卢志棠表示,自己将坚持匠心,用心打造更多龙舟模型精品,将广州龙舟文化守护好、传承好。
据了解,番禺洛浦街上漖村是历史悠久的手工制作船只和维修基地,据说最早可追溯至清代。近年来,随着传统水运行业的式微,船厂已不生产其他船只,而专门从事龙船制作。如今,上漖有龙船厂数家,集中分布于三支香水道上漖涌沿岸,均为临水而建。鼎盛时期,龙船厂一度超过30家,年产龙船约50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肖桂来配图:广州日报图片记者李波、肖桂来摄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李波、肖桂来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