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全副武装之后的我心里偷乐看来还

康熙、乾隆、嘉庆三朝皇帝基本每年端午至重阳这四个月在此办公消夏。宗室王公和文武官员,六部大臣也在此理事。不过雍正却一次也没来过,也许作为一个最勤奋的皇帝可能挤不出路上来回需花费的大半个月时间吧。一大早阳光灿烂,路人纷纷打招呼:今天真冷啊。全副武装之后的我心里偷乐:看来还是南方人抗冻。

“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是皇帝进出山庄的门。门前这一对狮子为黄铜所制,一公一母,双耳低垂,双眼半遮,表示在国之重地不该看的别看,不该听的别听。避暑山庄四个字是康熙御笔,这是山庄里唯一一幅原件尚存的匾额。避字多了一横,传说是皇上大人写错了,但是谁也不敢啃声。不过这应该是异体字,在清朝通用。

据说山庄里四字匾额均由康熙题写,乾隆所题均为三字,以示对先祖的敬意。进门正中就是山庄的核心建筑澹泊敬诚殿了,整座的金丝楠木建筑。此处为举行重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座椅,足踏,背屏皆为紫檀所雕,花样繁复精美。

楠木有独特的香气,在夏天是会散发香气弥漫在空中,防虫防蛀,所以有的柱子有被人撬坏又重新补上的痕迹。周围地砖是带特殊金叶花纹的大理石,还依旧带着当年的贵气。右边侧房展示着西洋钟表,做工极其精致,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看到小指甲盖那么大的红蓝宝石和亮闪闪的钻石珍珠,本猫就迈不开腿啦。

绕过四周的长廊,展现在面前的是“四知书屋”。是皇帝爷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乾隆爷坐过的原装轿子哦。29岁时的乾隆,原作为郎世宁所画。算得上帅哥不,嘿嘿。跨过这道双门槛的门,便是“后宫”了。莫非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便是指这两道门?

迎面是烟波致爽殿,这里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之地。一侧的大罐就是当时的冰箱噢。西暖阁是皇帝的寝宫,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皇帝都曾在这里居住过,够迷你吧。古人讲究阴阳调和,相信人睡觉的时候需要“聚气”,所以皇上即使拥有了天下,也只能拥有十平米的卧室。

就在这窗前的小炕案上,咸丰皇帝签准了与英、法、俄三国签订的《北京条约》。辛酉政变也发生在此辛酉政变也发生在此。真不敢相信历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竟然发生在这不起眼的小屋子里。因为咸丰是逃亡且病故于此,所以咸丰之后的皇帝就不再来此住了。

烟波致爽殿两侧有两个跨院,西跨院是慈禧当年的住所。起居室全是黄花梨的家具啊,可惜隔着玻璃拍不清晰。老佛爷的卧室也是一样的迷你。烟波致爽殿后面是上下两层的“云山胜地楼”,楼内不设楼梯,从楼外顺着用云石砌成的假山蹬道便可登上二楼,设计很巧妙吧。

出了宫殿区就是山庄的超大后花园苑景区了,承德人民花50块钱买一张年票可以每天进来逛,可以说是承德人民的西湖。隆冬的湖面已经结冰,草木枯黄,不过对于南方人民来说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少了妩媚,多了几分苍凉和大气。不过里面的建筑都是重修的了,所以这里可以随便走随便摸。

经过“苏堤”便是烟雨楼,当年拍过还珠格格的地方。一只白猫走到湖边想喝水,可是湖面都冻上了,气得它哇哇直叫。虽然我对它深表同情,它却看我很不顺眼,眨眼跑没影了。左转来到平原区,经过一串亭子,莺啭乔木亭,水流云在亭,芳渚临流亭等等,这里有康熙亲题的三十六景和乾隆亲题的三十六景,共七十二景。

遇见一只头顶一只角的野鹿,据说是打架时弄丢了一只角,也许是功力大减的缘故,只能到平原区来混了。远远看到一座高塔,为永佑寺,是山庄内九处寺庙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建于乾隆十六年(年)。据说仿六和塔而建,内部实心,我咋觉得更像保俶塔。

往回走就来到大名鼎鼎的热河。热河全长多米,水源来自热河泉,虽然其他湖面已经冻得可以在上面打滚,这里却不会结冰。当地人民流传着“热河水洗洗手,活到九十九,热河水洗洗手,金钱美女全都有,总之来此一定要洗洗手。忽听到喵喵之声,打老远跑来一只白猫。

在它眼里我一定是好人,可是我翻遍背包只找出一把核桃仁。拿一块放它眼前,猫大人做了一个很不屑的表示。哎,这可是我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啊。月色江声”是个小岛,建筑为四进院落的北方四合院。是山庄中象征海上仙山的三大岛之一,另外两个岛是”如意洲”岛、“环碧”岛。

文园狮子林为乾隆三十一年仿苏州狮子林而建,现在似乎成了猫咪的据点。身披各色长毛的猫咪在阳光下或打着盹,或梳理毛发,还有一只披着虎皮的,这里该有当年御猫的后代吧?不知它们该如何度过零下二十度的冬夜,不过看上去都要比南方的猫敦实一些,希望它们都能安然过冬。

狮子林旁就是水心榭,此处原为出水闸,康熙四十八年(),扩建热河水宫,在累墙东挖筑了银湖和镜湖,遂使水闸由累墙变成了湖心,便在水闸上架石为桥,桥上筑三座亭榭,实为巧思。转过卷阿胜境就差不多回到出口了。回身遥望,平原区一片古木参天,辽阔粗犷;湖区则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景色。

另一边的山区则因为冬天保护性封山,不得而上。整个山庄总面积相当于两个颐和园,难怪皇帝爷在这里呆4个月也不会腻。不管当年如何盛景,皆已成过眼云烟。乾隆爷希望保有的千秋基业已不知换了多少茬。我也饥肠辘辘,赶快找地方去美餐一顿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jj/176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