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乃至更早,“黄花梨”被称作“花梨”、“花狸”、“花榈”。起码在清雍正、乾隆宫廷“造办处活计档”、“贡档”、“进单”中可见大量的紫檀、花梨家具记载,其中的花梨家具无疑是指黄花梨家具。
“黄花梨木”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年间,在河北遵化普陀峪为慈禧皇太后修建陵寝时,庆亲王奕劻奏请陵寝内使用黄花梨木。光绪二十三年《大清德宗皇帝实录》卷四百六记载:己卯,庆亲王奕劻等奏,菩陀峪万年吉地,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谨用南柏木外,其余拟改用黄花梨木,以归一律。”
《大清德宗皇帝实录》卷四百七记载:
光绪二十三年秋七月)癸丑,谕军机大臣等,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东西配殿,照大殿用黄花梨木色,罩笼罩漆,余依议。
可见,在历史文献上,光绪二十三年(年)“黄花梨”之名出现。
综合上述诸项资料,可以认定,黄花梨、紫檀家具初出于明代嘉靖年间,比较普遍使用于万历朝间,嘉万年间属明代晚期。
明清之交,国祚更替,神州动荡,大明的靡丽世风,经过短暂的收敛,悉数被大清承袭沿习,康熙朝之后,硬木家具的使用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以黄花梨、紫檀制作的明式家具制造达到高峰。清中期后,紫檀流行于社会上层。清晚期至民国,红木普遍使用于城市富庶人家。但是,在清晚期光绪时代,黄花梨材料在宫廷中依然使用着。
“黄花梨木”一词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年间,在河北遵化普陀峪为慈禧皇太后修建陵寝时,庆亲王奕劻奏请陵寝内使用黄花梨木。光绪二十三年《大清德宗皇帝实录》卷四百六记载:己卯,庆亲王奕劻等奏,菩陀峪万年吉地,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谨用南柏木外,其余拟改用黄花梨木,以归一律。”
《大清德宗皇帝实录》卷四百七记载:
光绪二十三年秋七月)癸丑,谕军机大臣等,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东西配殿,照大殿用黄花梨木色,罩笼罩漆,余依议。
可见,在历史文献上,光绪二十三年(年)“黄花梨”之名出现。
综合上述诸项资料,可以认定,黄花梨、紫檀家具初出于明代嘉靖年间,比较普遍使用于万历朝间,嘉万年间属明代晚期。
明清之交,国祚更替,神州动荡,大明的靡丽世风,经过短暂的收敛,悉数被大清承袭沿习,康熙朝之后,硬木家具的使用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以黄花梨、紫檀制作的明式家具制造达到高峰。清中期后,紫檀流行于社会上层。清晚期至民国,红木普遍使用于城市富庶人家。但是,在清晚期光绪时代,黄花梨材料在宫廷中依然使用着。
张辉简介:
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整理《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三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将考古学、人类学、图像学、历史学之方法论引入家具研究。年出版《明式家具图案研究》,故宫出版社。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张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