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说了中式装修中的椅子和沙发,今天我们来八一八家庭生活中虽不起眼,却也不可缺少的小家具——板凳。
如果你认为板凳不值得一看,那是农村才用的土鳖家具,那你就错了,常见一些别墅豪宅,装修动辄百万,外面看起来光鲜亮丽,进屋里或者卫生间一看,居然有几个五颜六色的塑料板凳,实在是大败口味、大跌眼镜。
诶?你说那也没办法,洗个衣服搓个澡,小板凳少不了?
那没关系,今天我给您介绍几种古代老祖宗们坐过的小板凳,绝对有品位有逼格,小而精、矮而巧,哪里有需要就可以搬到哪儿,既不辣眼睛也不掉价,不管你的装修是中式、欧式、日式、东南亚式,都能无缝匹配,是您居家生活必备的好伙伴。
一、方凳
方凳在现代生活中还是很常见的,现代人一般统称为板凳。
方凳中国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到宋元以后才出现,本称为杌凳。杌字的本义是树无枝也,所以杌凳被用作无靠背扶手坐具的名称。
方凳没有固定的尺寸,只要是方形或者长方形,都可以称之为方凳。
但在细节处,却有着千变万化的形态,比如方凳的凳面就可以根据气候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材质的凳面。夏日炎炎的时候,可以使用镶嵌云石或者大理石的凳面;嫌石头硬,可以使用丝绳、藤条编织的凳面,当然,最常见的还是木质的。
二、条凳
条凳也可以称为长凳,任何狭长形的凳子都是条凳。
现在在农村宴席上还可以经常看到条凳的身影,通常坐两个人,一人占一边,如果左边坐的比较靠边,而右边突然起身的话,重心转移,左边的人会突然摔到地上,所以,坐条凳需要一定的默契。
三、圆凳
如果说方凳是普通小伙子,随处可见的大路货的话,那圆凳就是小家碧玉,精巧而多样。
圆凳也叫圆杌,没有靠背,一般选用较好的木料制成。
圆凳普遍制作精巧,整体圆润流畅,凳面变化较多,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等,取材有云石、大理石、瓷板、青花、彩绘,材质非常多样;形制有鼓形、笔筒形、弯脚形、独挺形;腿足有方足和园足,方足的多做内翻马蹄,园足的一般做成圆形。
四、坐墩
如果说圆凳是小家碧玉,那坐墩就是大家闺秀了。
因为坐墩形态上是腹部大,上下小,造型像鼓,又称为鼓墩,坐墩上面再覆盖一方丝绣织物又称绣墩。
材质有木质、藤编、竹制、陶制、瓷制等,从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墩、鼓墩、方墩。在坐墩腹部开几个椭圆形的洞,称之为“开光”。
宋佚名《戏猫图》中的四面开光坐墩
清乾隆花梨四开光坐墩
五、春凳
古时民间出嫁女儿时一定会陪嫁春凳,上面盛放被褥,贴喜花,在嫁人的当天让送嫁人抬进夫家。
在现代社会,春凳已经销声匿迹了,除了农村和边远地区,城市只有博物馆才能见其踪迹。
春凳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以前都是用香椿树做春凳,所以称为春凳;另一种说法是,它跟过去的春宫画有某些不可解的关系,所以称为春凳。
在明朝奇书《金瓶梅》中,潘金莲与西门庆女婿陈经济偷、情就是在一张春凳上。
《红楼梦》中也有春凳的身影,第33回,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
这两段描写说明春凳大小一般能坐下两人或者刚好躺下一人。
六、月牙凳
又称腰凳,座面不方不圆呈月牙形,所以称为月牙凳。
唐代月牙凳,体态端庄浑厚,造型别致新巧,装饰华丽精美,极具大唐之风采。在唐代古画上,经常可以看到描金雕镂、彩绘镶嵌的月牙凳,与体态丰腴、雍容华贵的唐代贵妇人相得益彰。
《唐人宫乐图》
《唐人宫乐图》局部月牙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