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漆大师张成制剔红错金银夔龙纹盉铜鎏

日本拍卖界新军——聚宝競売『年秋季拍卖会』,12月3日-4日,日本横滨国际艺术中心举槌,此次拍卖欣呈「中国艺术珍品」、「中国瓷器」、「中国书画」三大专场,汇集件珍品。其中最重磅的三件拍品分别为:雕漆大师张成制剔红牡丹纹盖盒青铜错金银夔龙纹盉14-15世纪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

以下我们先分享三件重磅详情,其后带来三大专场精品选萃,诚邀大家边藏边赏。

三件重磅看点先览

雕漆大师张成制剔红

流传稀少珍罕备至

Lot张成制剔红牡丹纹盖盒尺寸:D11cm

起拍价:JPY万

款识:张成造;三玄备注:带原木盒、布袱参阅:《苏州博物馆藏——工艺品》文物出版社年P1,夏更起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第67页漆器作为国之瑰宝,其工艺发展到元代,较前人又有全新提升。这一时期的雕漆,古朴大气又不失细节精美,展现出独特魅力。雕漆大师张成、杨茂、彭均宝三人,正是出自这一时期,也都来自浙江嘉兴。三人中以张成、杨茂最为出名,代表着当时雕漆技艺最高水平,当时即名播海外,其中以日本、琉球等国最为推崇,影响深远。到永乐年间,张成之子深受皇帝赏识,担任营缮所副,使得原本属于嘉兴地区民间的漆器工艺,进入皇宫大内,至此嘉兴成为最重要的漆器产地。明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张德刚,嘉兴西塘人,父成,善剔红器。永乐中,日本、琉球购得之,以献于朝。成祖闻而召之,时成已殁,德刚能继其父业,随召至京面试称旨,即受营缮所副,赐宅复其家。”由于张成出品在其去世后,方受宫廷重视,加之漆器传承不易的特性,故传世极为稀少。据查有关资料,今国内博物馆收藏张成所制漆,剔红漆器两件、剔犀漆器一件,分别为:故宫博物院藏剔红栀子花图盘一件;国家博物馆藏剔红挟杖观瀑图圆盒一件;安徽省博物馆藏剔犀漆盒一件。

此件剔红,从器型而言,该盖盒整体呈扁圆形,尺寸稍小,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相合,圈足。盒盖布局与故宫博物院藏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极为相似,均以一朵盛开的大花为主题纹饰。

从技法而言,器表通体髹朱红漆,色泽光润,盒内壁及外底髹黑漆。盖面中心盛开硕大花朵,叶片、拱围四周,画面布局紧凑,盒身外壁亦以花、叶装饰,皆花柔叶劲,生机勃勃。花枝肥厚,刀法细腻,底髹黑漆,断纹自然。外底圈足中心由朱漆题写的“三玄”款识,近圈足处一隅以针刻划“张成造”三字行楷款。概言之,全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布局层次分明,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堪称张成传世雕漆中之代表性作品,珍罕备至。

铜错金银夔龙纹盉

彝器精品技法繁缛纹饰华美

Lot

铜错金银夔龙纹盉

尺寸:L26cmH23cm通高30cm

起拍价:JPY万

铭文:雍橐泉宫。金盉盎容二升重十六斤八两第五。备注:带原木盒、原紫檀木托参阅:《中国青铜器全集》,北京,年,第3卷,图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战国已进入铁器时代,这也意味着青铜时代已经开始衰落,但此时,又出现了青铜工艺的一抹余晖——错金银、鎏金工艺。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错”字,只有一种解释:“错,金涂也,从金昔声”。说明那时所说的金银错,就是把金银涂画于铜器上的意思。所以,广义一点说,就是凡是在器物上布置金银图案的,就可以叫“金银错”。

此件铜盉制作十分精美,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盖呈覆斗状,盖顶之上有天鸡神鸟俯卧其上,巨尖喙、圆眼、厚重的眉尾端上卷,尖桃型立耳,双翅上翘,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盖上错金银夔龙纹饰,华美异常。下部为盉身,方平口,口沿外展,束颈,器身圆鼓。一侧有流,为夔龙型,长嘴上唇上卷,圆目凸出,其上嵌金,上方眉毛厚重,尾端长而上卷,尖立耳,髭鬣上扬,昂首挺胸,双翅外展铺于盉身之上,精美异常,双足外探,如破壶而出,威猛而雄健。另一侧为盉把,亦是夔龙造型,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其头顶的一对巨型弯角,夔龙张口,口中如吐出一泓清泉,下部与盉身连接形成器物的把,构思新颖,别具匠心。器身之上作索纹装饰,惟妙惟肖,绳索盘结美观而寓意吉祥,在索纹划分出的区域内,错金银夔龙纹饰,繁缛而精美。器身之下,四角分别有四只熊罴状瑞兽,躬身屈膝,以肩背抗着器身,是为此件铜盉的四足,足见构思之巧妙,也凸显出王者威仪。

底部錾刻铭文“雍橐泉宫。金盉盎容二升重十六斤八两第五”。橐泉宫,秦宫殿名。《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庙记》云:“橐泉宫,秦孝公造。”《汉书·地理志》雍县注同。秦之橐泉宫,汉代仍沿用。

《三辅黄图》引《皇览》曰:“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汉书·刘向传》云:“秦穆公葬于橐泉宫祈年馆下”。橐泉宫与蕲年宫毗邻,还可能在同一宫城之中。蕲年宫遗址已知在今凤翔县西南,千河东岸的孙家南头,橐泉宫也应在此。据考古调查,在蕲年宫附近发现一古泉,水质甘醇,四季常涌,宫可能因此而得名。

铜盉工艺技法种类繁多,大大强化了其装饰艺术的表现力,丰富了工艺形象。大体技法有:焊接、刻划、镶嵌、金银错、鎏金、镂空(一般使用失蜡法)等;造型明显突破商周以来的威严、凝重等特征,变得清新活泼起来。整个器物造型独特,铸制考究,纹饰繁密,周身锈色青绿,斑纹自然,古朴典雅,当是彝器之精品,殊为难得。

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佛像

庄重华美工艺精湛鎏金亮丽

Lot

铜鎏金宝冠释迦牟尼佛

尺寸:H21.3cm

起拍价:JPY万

参阅:《西藏佛造像(卷一)印度与尼泊尔的铜造像》,乌尔里希冯施罗德著,香港观法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第页,图C。

此尊造像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头戴宝冠的形象,俗称宝冠佛。从三身角度来说,属于报身佛,代表佛的内证功德,但也有从佛陀传记的角度认为,头戴宝冠,代表佛陀当王子时的造型,故称释迦牟尼王子像。体现了尼泊尔马拉王朝早期造像的艺术美感,集细腻和华丽于一身,完美呈现佛祖镇定自若的威严气势。佛祖结跏趺坐,右手下垂轻触地面,左手结禅定印息于腰腹,比例匀称,姿态自然。

观佛之面,面庞圆润,钩鼻小口,下颚微收,呈年轻的童子相。眉眼柔和,眉间有白毫。额际戴五叶冠,缯带自然垂于双耳后,并于耳冠处打花结,宝冠、白毫等处镶嵌绿松石,这是西藏、尼泊尔地区惯用的装饰手法。此尊造像骨肉结实,但不会太过壮硕,保持着早期尼泊尔艺术身型的优雅,这也是推测此件作品年代较早的原因之一。

佛衣是此类型佛陀造像最体现装饰性的部分,此件造像的袈裟轻薄,紧贴全身,衣领单道、踝边双道连珠线滚边,塑造细腻,针脚毕现。双腿间与左肩上均有扇形褶皱,立体流畅,富有织物感。

双层仰覆式莲座,莲瓣制作精致,匀称整齐,深束腰,布满莲座一周。莲瓣修长,层层重叠,极为立体,富有视觉冲击力,是同时期佛造像中莲座最有特点也是比较罕见的形式之一。尊相原底尚存,更为殊胜。

整件造像带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的痕迹,强烈地令人联想到同一时期的夏鲁寺造像。人物圆润宽实,雄健的躯干与夏鲁寺造像的风格相同。且整尊造像鎏金亮丽,用材讲究,工艺精湛,体型匀称,是西藏本土艺术吸取汉地、尼泊尔艺术,走向成熟时期的佳作。

更多精品诚邀共赏

拍卖时间:12月3日10:00

Lot清乾隆御制白料黄地画珐琅寿桃纹鼻烟壶尺寸:H6cm款识:乾隆年制

起拍价:JPY万

备注:带木盒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鼻烟壶》,年。

2.张临生,《故宫鼻烟壶》,北京,年;《宫中档案康熙朝奏折》,第六辑,台北,年。

此鼻烟壶采用料胎画珐琅工艺,白料黄地画珐琅桃花,两枚硕大的桃实并蒂于桃枝之上,寿桃外形圆润,果实顶部较尖,颜色淡粉,美观大气,有着长寿的寓意。桃枝茂盛,桃叶新嫩,桃花娇艳。故宫博物院藏一相类器,纹样构图颇为相仿,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鼻烟壶》,年,页8,图版9。Lot

明黄花梨浮雕“玉堂富贵”葵口大笔筒

尺寸:H17.5cm

起拍价:JPY万

此件拍品既是明代文人眼中最标准的黄花梨笔筒。为整樁黄花梨木制作,敞口,圆腹,平足;形制端庄典雅,器物表面浅浮雕“玉堂富贵”,黄花梨笔筒大部分都是全素的,带雕工的很少,此件笔筒浮雕玉兰,枝干斜出花型饱满,海棠绮丽多姿,芙蓉花开茂盛,为传统的吉祥题材,寓意着“玉堂富贵”,其上还有山石兰草标榜着君子气节。其上亦有黄花梨特有的纹理,十分的赏心悦目。这个笔筒上有“鬼面”,俗称鬼脸。黄花梨笔筒的美,是文人气质的美,许多贵重的木材天然具有典雅华丽的纹理,因此文人与工匠在利用这些贵重木材来设计与制作木器时,为了充分展现黄花梨木质纹理的精致,假以纹饰,以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和书卷气,于素雅中透显出文雅之气。

拍卖时间:12月4日10:00

Lot

清光绪粉彩描金八吉祥大盘

尺寸:D34cm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

起拍价:JPY20万参阅:《清代瓷器赏鉴》第页,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敞口大盘,胎体厚重,造型规矩。盘心淡绿彩绘宝相花外有各式缠枝花卉纹,内壁粉彩绘八宝纹,“八宝”代表佛家常用的吉祥法器,分别为法轮、宝伞、罗盖、莲花、净瓶、喜鱼、法螺、盘肠。八宝纹与花卉结合,构图规整,吉庆祥瑞。口沿处绘如意云头纹一周。外壁绘三组粉彩折枝花卉纹。底落“大清光绪年制”矾红彩楷书款。

Lot

清光绪黄地绿龙寿字纹碗(五件一组)

尺寸:D10.8cm(每件)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

起拍价:JPY20万

备注:有冲

此碗样式为清代后宫的岁例用瓷,专供贵妃一级使用。此套“黄地绿龙碗”为清代官窑传统品种,贵妃及妃所使用,碗口外撇,深腹弧壁,造型规整,底书褐彩六字双行楷书款“大清光绪年制”,外壁近足处饰海水江牙,主体通景饰行龙两条,于云火间追逐火珠,二龙张牙舞爪,身形矫健,威风凛凛,动感十足,碗心内为褐彩篆书“寿”字。此碗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绿彩青翠鲜亮,对比鲜明,整套出现且品相良好,更为难得。

Lot

清乾隆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纹盘

尺寸:D14.1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起拍价:JPY20万

备注:带原盒;有小冲

此件盘形规整,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盘心纹饰需在素胎之锥刻而成,再填彩烧造。内外壁以黄彩为地,盘心以紫、绿双彩绘双龙戏珠纹,龙形矫健,气势威严;外壁饰四组云鹤纹,皆以绿彩填绘。全器工艺细腻,填彩精准,发色鲜艳,搭配协调,品相良好,是为珍贵。

Lot

明早期甜白釉暗刻“一鹭莲科”盖罐

尺寸:H8.5cm

起拍价:JPY10万

备注:带木盒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下腹渐敛,圈足,足部露胎,其上有盖。通体施甜白釉,胎质轻薄坚致细腻,釉色白如凝脂,素犹积雪,尽现永乐御瓷柔美之风姿。釉下暗花用肉眼难以看出,但通过侧光、放大镜或者灯光透视等,却隐约可见,使原本单一的白色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变化感。

此罐器身之上暗刻莲纹,其盖上暗刻云鹤纹饰,纹饰细密传神,合于一处有“一路连科”的美好寓意,器型端庄饱满,明净素雅,精致内敛,为永乐甜白珍品,且保存完好,殊为珍贵。

Lot

定窑“官”字款莲花纹盘

尺寸:D21.5cm

款识:官

起拍价:JPY20万

备注:带木盒

与兹可作比较者,共四例,分别为:清宫旧藏一件近例,盘径稍大,金属扣口,现存北京,刊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两宋瓷器(上)》,香港,年,图版5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录于《故宫藏瓷.定窑》,台北,年,图版41。

静观堂另藏一例,展于《文物粹珍一徐氏艺术基金藏陶瓷青铜器选》,皇后坊博物馆,新加坡,年,编号46,其后售于香港佳士得年11月3日,编号,后再售于纽约佳士得年9月18日,编号。

第四例,先后售于香港苏富比5年5月2日,编号及伦敦苏富比年5月16日,编号88。

拍卖时间:12月4日时间顺延

Lot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十二开)

赵朴初年作

尺寸:31×21×22cm

约0.6平尺(每幅)

水墨纸本册页

起拍价:JPY80万

钤印:赵(白文)朴初(朱文)

题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赵朴初敬书。

题签:一九八〇年九月,赵朴初敬书。赵朴初(朱文)备注: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赵朴初为其日本佛教友「全日本佛教会」副会长圆寂所书。

赵朴初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致力于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事业,他曾这样讲到两国佛教:“中日佛教,一脉相承,是沟通两国人民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两国佛教界的往来和中日文化交流,赵朴初曾奔波半个多世纪。在日本佛教界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年,日本佛教界向赵朴初颁发“佛教传道功劳奖”,并授予他“日本佛教大学名誉博士”。年,赵朴初被授予“庭野和平奖”。

此册页,为赵朴初于年为其当时日本佛教友「全日本佛教会」副会长圆寂所书。册页字体隽秀、浑厚稳重、用笔爽劲、干净利落,同时体态丰腴,给人以雍容敬重之感。不仅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朴老深厚的书法功力,也将融合了佛法的书法风格展露无遗。

赵朴初书法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书家的重要原因,就是他的佛学家身份和修养。普度众生、善结万物是他坚定不移信仰和传播佛法的主要信念。这种对佛教的信仰,不止停留在力行和散播教义,与翰墨结缘也是一种弘扬佛法的行为。基于这种思想觉悟,赵朴初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书写经文。把一颗佛心圆融于书法之中,写出的字隽秀爽劲、厚重浑扑、超脱物外。

Lot

于右任草书八言联

尺寸:.5×33cm×2

约4.1平尺(每幅)

水墨纸本立轴

起拍价:JPY30万

钤印:右任(白文)

题识:吉田秀雄先生,于右任。

释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备注:带原木盒;日本实业家「株式会社电通」前社长吉田秀雄旧藏。

Lot

王翚幽谷渡江

年作

尺寸:.5×92.5cm

约14.4平尺

设色纸本立轴

起拍价:JPY5万

钤印:王翚私印(白文)石谷(朱文)

鉴藏印:德畲审定(朱文)南海孔广陶审定金石书画印(朱文)

题识:幽谷阳回冻未消,登山涉水马蹄遥。衣披花气香全湿,吟向名峰句欲漂。酒债惯寻茅店问,爱鱼聊鱼钓翁招。何因借得神仙篴,一路吹残过铁桥。时壬申冬月画于江南十里楼,石谷王翚。

拍卖12月3日-4日中国艺术珍品12月3日10:00am

中国瓷器

12月4日10:00am

中国书画

12月4日时间顺延

东瀛古艺珍品云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jg/15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