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夸海口,来了不想走!海口又有9个村落上榜国家名录,周边游、周末乡村游快快约起吧~
导读目前,海口有9个传统村落被住建部、文化部等7部局评为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大多是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从10月26日开始,海口旅游将连续推出几期深度解读,带各位走进这些传统村落。
获评9个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村庄分别为:
秀英区:永兴镇冯塘村、石山镇美社村、永兴镇美孝村
琼山区:旧州镇包道村、红旗镇昌文湖村
美兰区:灵山镇道郡村、三江镇罗梧村、大致坡镇美篆村和桂林洋农场迈德村
游海口九个新晋国家级传统村落
旧州镇包道村宣德第的“雕刻时光”
行走在如此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中
恍惚之间
如同走进了雕刻艺术的精美殿堂
时光流淌
旧时侯家大院那精致的生活似触手可及
让人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梦幻
南渡江下游的海口旧州镇包道村,因精雕细琢的宣德第远近闻名,走进这座近代海南民居典范之作,为其庞大的规模、栉次鳞比的庭院所震撼。宣德第大院是海南现存一座具有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特色的建筑群,也是当今海南保护最完整的一座民居院落。在历史上,它在风云变幻中曾经辉煌、鼎盛上百年,创造了海南民间典当业独特经济现象。
海南民居典范宣德第宣德第始建于清乾隆与嘉庆之交,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坐北朝南,占地近20亩。一幢四进式正屋、三幢三进式正屋和一排横屋,大大小小共有30多间房子,并通过高围墙、房屋外墙和大门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院落。大院落里又套着四个小院落,东西两侧开门进出。小院落里堂堂开门相通,这既能保持大家族间紧密的联系,又保留了小家庭相对的私密性。
四个小院落从东至西,分别是十三瓦路、十五瓦路、十七瓦路、十一瓦路。其中“十七瓦路”三进正屋是宣德第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侯家大院的富贵气派在这里得到了完美地呈现。“瓦路”即椽子的俗称,十七瓦路就是厅堂房屋宽度为十七根椽子。特别之处在于,十三瓦路、十五瓦路、十七瓦路等院落都跟建设年份相对应,分别建于光绪十三年、光绪十五年和光绪十七年。奇数为阳,“阳”意为“和”、“泰”,代表着平安兴旺的意涵。
宣德第“十七瓦路”正屋是清代海南传统民居的典范,它是一种类四合院的建筑,房子为土木结构,用料讲究,多是黑盐木与菠萝格。“十七瓦路”共三进正屋,以一条中轴线为准,依次为前堂、中堂、后堂,前堂用为待客,中堂用于拜祖,后堂为主人居处。每进正屋前都有宽大前庭,大厅一间,侧房两间,大厅极其宽阔。
精美木雕巧夺天工宣德第装饰之精致奢华在近代海南可说得上是绝无仅有的,其雕刻之巧夺天工为人赞叹,其中又以木雕最为出彩。木雕是一门富有浓厚民间色彩与地方传统的造型艺术,讲究吉祥寓意是宣德第木雕的特点。宣德第木雕精美绝伦,以花梨木香案、花篮式梁架驼峰雕件及雕花大屏风为典范。
进入前堂,屋檐翼然,入目之处便是艺术。即便是斗拱架梁,宣德第都进行了细节雕饰,雕梁画栋大抵就是如此。前堂斗拱下有一对精美木雕,一是“凤穿牡丹”,一是“喜鹊登梅”,它们极尽繁复之能事,浮雕、阴雕、镂空等多种形式相融,浑然一体。
前堂是会客的所在,有一番讲究自是题中之义。前堂的屏风雕花是主要看点,屏风之上的木格雕刻为镂空的“双喜”字样,既精致美观,又利于通透采光。屏风由双面上下三层雕花可开启的六块门扇组成,共36个木雕图案,图案有花、果、鸟、兽、虫、鱼等,其中一幅图案有兔子、蝴蝶、兰花等,细致之处不胜其繁,亦动亦静,栩栩如生。
每扇门由左右相扣的内凹木制扣相连,可以开闭自如,既可做隔断屏风,又可开门通风。屏风背面上刻有五只蝙蝠,翩翩起舞,活灵活现,取“五福临门”之意。后墙两侧上部也有木制镂空大“双喜”字样,喜庆吉祥,雅致华丽。前堂后雨廊斗拱上的花篮式梁架驼峰雕件刀工精湛,花篮雕件为六面形,每面都雕有精美花草,花篮顶部架梁处有两簇大牡丹花,花开富贵。
中堂既是祭祖之所在,也是木雕的殿堂。装饰繁缛的红木太师椅、精雕细琢的八仙桌、花梨木做的香案、高大精致的公阁,处处体现出侯家人对先祖的虔诚敬奉,同时展示了侯家大院的富贵奢华。公阁是中堂的核心,其雕刻极尽繁复华丽之能事。公阁下是翘头香案,形态优雅,据说是用名贵花梨木制成,雕满了式样繁多的图案,雕工精致细腻,貔貅戏珠之上是龙腾鱼跃的主图案,侧边图案有雄鸡与鸟儿斗鸣,富有农家生活情趣。香案极其珍贵,主人不轻易示人,他倒拿出火机烛照花梨木给我看,其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优美,确是不可多得的木雕珍品。
侯家人煞费苦心营造着这一美居大宅,匠工们技法精良,这里的每一件雕刻,皆惟妙惟肖,神态各异,都凝结着海南民间建筑与雕刻文化的精华。以至于百多年后,我们来到这个臻品云集的艺术殿堂,仿佛还能触摸到旧时侯家精致的生活。
精妙灰塑明丽壁画彩绘壁画是海南传统民居的特色之一,宣德第壁画历经百多年之风雨,却能保存完好,且色泽鲜艳,这应是海南历史最为久远的民居壁画遗留了。“十七瓦路”正屋的檐下前壁都有彩绘壁画,寓意美好,色彩清新,风雨沧桑依然抹不去它们当年的繁华登场。壁画内容多是花鸟鱼虫、松梅兰菊之类,既野趣横生又寓意深远,即便是木格窗棂四周也都饰有彩绘浮雕。
宣德第雕刻无处不在,屋脊翘头雕龙,状如戏珠,又似一束绽放的花枝,飞檐翘角处风景无限。灰塑跃然墙上檐下,精致石雕随处可见,处处精彩。这里檐柱采用当地所产的玄武岩制成,坚实挺拔,做工精细,诠释了豪门的非凡气概。柱础多是海南农村常见的塔状,间或还有一些鼓状柱础,前堂门前两根方形石柱,四棱皆饰有竹节,寓意“节节高升”,柱础四面刻有蝙蝠图案,蝙蝠张开翅膀,面朝下方,寓意“福从天降”。即便是庭院地面,也都雕有云纹装饰,确是无处不及了。
宣德第的灰塑或许有过损坏,也略显斑驳,但当年的华丽与繁盛依然清晰可见。这里的灰塑浮雕立体感强,层次分明,色泽鲜艳,生动如初,前堂前壁的仙鹤牡丹图、前堂与中堂之间的“福”字墙壁灰塑皆是精品。前堂照壁与其下莲花池,皆有精美灰塑。日晒雨淋,绕壁的精致云纹装饰早已暗淡斑驳,昔日的气派与奢华仍在。即便只是简单的勾勒,且模样色泽逐渐模糊,但风华绝代的岁月余韵依然让人心动不已。
“敬天香”是一种民间习俗,人们祈望向老天爷献香,以期能够得到保佑。与海南的许多古老民居一样,宣德第中堂前的墙壁上也设有“敬天香”,其造型仿佛一面古老的立式照镜,立体感极强,别具一格、匠心独到。
宣德第字壁处处,以“福”字壁最多,但大都是仅可辨认而已。前堂与中堂之间的“福”字墙壁上苔藓丛生,斑驳灰塑色泽时深时浅,时有时无。小鸟叼来的种子,在墙角发芽生长,几簇新绿就在阳光下兀自绽放,给这座古老大宅增添了生机与绿趣。
在“十一瓦路”院落的南墙上,一个大红的“寿”字历经两百多年的岁月,如今仍清晰闪亮。“福”“寿”是旧时人们对生活最美好的期盼。农耕时代中国人对福寿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与敬仰,宣德第所有的雕刻与彩绘无不表现了这一点。对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来说,福寿双全,儿孙满堂,才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包道村的祝福就那样深深的镌刻在墙壁上,愿每一个来此,见此的人都能领受这最美好的祝福。
宣德第高耸的院墙外,荔枝、龙眼树枝繁叶茂,触目所及皆是郁郁葱葱的林木藤草。走出那藤草萦绕雅致的火山石古村门,围石的园子与幽深的古井早已荒废多时。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子,有了宣德第,包道村却自有它的非凡。遥远的想象,都只是空中楼阁,只有亲身探访方才真切体会到宣德第整体的完美,这里所有的雕刻与彩绘都会让你赶紧按下快门,值得你来此探幽与品味。
周边游推荐
●旧州神岭——琼北次高峰
位于旧州镇,距市区50公里,是琼北第二高峰,海拔米,是2.7万年前因火山喷发形成的一座死火山,因形似饭勺,当地称之为“饭勺岭”。站在岭顶,方圆几十里内的风光尽收眼底,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岭上有长约米、高约2米的火山岩洞,洞中景象千姿百态。有一座神庙,据说是天神下凡驻足的地方山下泉眼四溢,最出名的是山脚雅蔡村的冷泉,水体富含硒,经泉水灌溉的稻米营养丰富,具有抗癌的功效,海南省水芹示范基地就位于此处。
●雅蔡冷泉——火山冷泉
旧州岭是一处火山喷发遗迹,它的西北侧至东南侧,分布着多处冷泉。在旧州岭西南方向的雅蔡村,因全村姓蔡而得名。村边有两棵古榕,古榕下有用石板围成的水池,旁边有汩汩的泉水从火山岩石缝中涌出,再从池子的两个出口流向排水沟。雅蔡村人把泉水叫作“雅蔡井”。
井水冬暖夏凉,一年四季都有人到这里洗浴,特别是每次劳动归来,在水里泡一泡,好像能消除疲劳一样;外村人都说雅蔡人的皮肤好,是泉水洗出来的。在村民的指点下,记者发现在那个水池的右侧10多米处,还有一个用围墙隔开的池子,是专供女性洗浴的场所。
旧州岭为晚更新世形成的火山岩,分布面积约30平方公里。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态条件,形成独立的火山岩水文地质单元,在玄武岩被的边缘地带,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火山岩大泉。由于火山岩裸露,裂隙孔洞发育,大气降水很快渗入地下,加上生态良好,植被茂盛,太阳直射的热量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地表温度不高,而且在植被发育地区,对流型降雨多,水温较低,因此,在热带火山岩地区,极易形成火山冷泉。
旧州镇雅蔡村堪称冷泉之乡
图片来自网络
海口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