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大欲存焉”,
至高无上的皇帝,
更需要用盛大奢华的膳食,
来彰显其尊贵的皇家风范!
皇宫御膳在讲究排场大、味道美的同时,
更注重餐具的精致和美观,
正如清代美食家袁枚
在《随园食单·器具须知》中所说:
“美食不如美器。”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大量的清代宫廷饮食器皿,其中以清晚期为多。包括火锅、火碗、一品锅、壶、盘、碗、水囤、碟、酒杯、刀、叉子、箸、茶船、食盒等;材质多样,有金、银、玉、水晶、瓷、珐琅、翡翠以及玛瑙等;制造地也分清宫造办处制造、民间银楼制造、外省当地制造进贡等。
金瓯永固杯清
另外,根据餐具的功能、使用者的身份、使用的场合,用到的餐具也各不相同。皇帝日常进膳会用到各式的盘碗;冬天时增设热锅、暖碗,大宴时的御用宴上大多用玉盘碗;万寿宴时用特制的铜胎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皇后、妃、嫔等有搭配其地位使用的盘碗,即皇后及皇太后用黄釉盘碗,贵妃、妃用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绿地紫龙盘碗,常在用五彩红龙盘碗……
清宫中之所以有大量的餐具遗留下来,与清宫中各种筵宴、祝寿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帝后日常的饮膳、年节的饮宴、“千叟宴”等内容。其中,千叟宴是清宫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筵宴,赴宴者都必须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千叟宴始于康熙朝,盛行于乾隆朝,嘉庆朝以后便在清宫中消迹了。
包含碗、勺、筷、刀、叉的一组进膳用具故宫博物院藏
光绪朝的餐具较之前朝有所发展,主要在于西餐具的引进。慈禧太后在饮宴上豪奢至极,因此每年都需要在宫中增添大批精致而贵重的餐具,这就使得光绪朝的御膳房餐具,尤其是金、银、玉质餐具较之前朝更为丰富且质、量兼优。
这些活动并不轻松,它们具有礼仪隆重、规格高的特点,是饮食中“礼”文化的生动体现,同时更是宫廷美食、美味、美器之集大成者。在这些盛大的宴会活动所使用的餐具,均可反映出宫廷器物的奢华、繁琐和精致。
清光绪银镀金寿字火锅故宫博物院藏
锡一品锅故宫博物院藏
锡方式一品锅故宫博物院藏
“野意家伙”是清宫中对火锅等器皿的通称,野意,野味也。清宫中所用的各种野味,主要来源于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特产。“野意火锅”一菜,是清宫御膳中的代表菜,也是典型的满族菜。档案中记载的“野意家伙”,多指制作“野意火锅”这类菜肴时所用的火锅、盘、碟、果盒、火碗、攒盒、方盘、镟子等。
溥仪生前的一套完整的赤金餐具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