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海南黄花梨木中之王,天生就是栋梁之材,边角小料也不例外,每一块都被合理利用,精心打造成艺术品。
淘来一段木料,截取其精华部分,划线标记,设计出最得意之作。
一块又油又紫的扁圆整料,大黑线隐于丰富的纹理,制作一把木壶最为适宜。
“壶”谐音“福”,含有小期盼到大宏愿等一切美好。海南黄花梨木壶承载满满,可玩可藏两相宜。
近年来木器小件中最贵、最受追捧的海黄壶,就这样被陆陆续续创作出来。
石瓢壶、笑樱壶、把把壶,天生我材必有用,各种壶形都适合展示海南黄花梨之美,海黄木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上等料制作精品,等级次之的部分也非无用武之地。在新派湘工和现代工具的助力下,海黄随形雕件脱颖而出。
一块半空树头料本不成材,能工巧匠脑洞大开、巧妙设计,刻画出鹭鸟在水一方、翘首回望,侧面再配以莲蓬和花叶,“一路连科”摆件便大功告成。
一段不规则的细长料,大形与痒痒挠有点相似,于是被雕作如意(古代如意就是用来挠痒痒的),转折凸起处饰以灵芝,吉祥寓意不言而喻。
灵芝上还蹲着一只瑞兽,不知是出于造型的需要,还是因舍不得铲去多余的海黄料而刻意为之。
这是一件早期的作品,角落依稀可辨“石争”落款,想必他现在已是大师级别。
海南黄花梨物尽其用,远超过您的想象力。只有小手指头大的一段下脚料,车圆钻孔,配个塑料头,就成了上亿同胞乐于随身携带的烟嘴。
就像它们的主人一样,每个烟嘴都有个性,而且也是要分油梨和糠梨的,抽烟或不抽烟时都可以盘玩,观察不同的莹光、不同的纹理。
您说,是不是每一块海南黄花梨料都是艺术品?(前五图来自木友“疯狂的木头”,衷心感谢!)
一起来玩海南黄花梨收藏吧!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