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收藏,古玩市场上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湘乡一名男子在无意间得到了一件宝贝,香案。这张香案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在他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一如往常一样,他工作路上回家,但是天气炎热,口渴难耐。当他途径一个老宅子时,他便进门向主人借口水喝,他没有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改变他的生活。当他进入这个老宅子一股香烛味扑面而来,当他看见这个老人拜祭祖先的这个香案觉得它与众不同,于是跟老人商量用两百元把这个香案买了下来。对于当时一顿饭几毛钱的时代,两百元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于是老人答应了下来。
因为就在不久前的一次藏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代离花木香案以一千万元的高价成交,但是他不确定这个香案到底值不值钱。所以他把香案搬回家,每次祭祖先的时候才拿出来用,但是每次祭拜祖先,手中的香烛刚刚点燃就听到非常奇怪的声音,就像嚼东西的声音一样。一开始以为是老鼠的声音,可是每次一用这个香案就有这样的声音。于是,他带着想香案去找专家鉴定。当他把香案展示出来,专家也是异常的兴奋,以他丰富的收藏经验来看,这张香案不管是雕刻工艺还是本身的材质都非比寻常,鉴定是黄花梨木,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由于其色泽黄润、材质细密、纹理柔美、香气泌人而备受明清匠人宠爱。黄花梨木的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能制作各种异形家具。本身这种材质就非常贵重,而这张香案是整块黄花梨木雕刻而成的,没有见到任何接头,所以这个香案价值和价格非常高。后来就有人以一千五百万的价格买了他的香案。
还令他奇怪的是为什么他每次祭拜祖先的时候香案都会发出咀嚼东西的声音,原来,他知道香案的贵重,所以每每祭拜都不会拿掉香案上的遮布,他家的孩子调皮,在拜祭祖先时偷偷拿了香案上的祭品,趁人不注意躲到香案下吃,所以他听到了咀嚼东西的声音,这纯属于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