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攒边打槽镶板,明黄花梨方香几造法顶级

攒边打槽镶板,是木材使用上的一项创举,在各种家具中广泛运用,椅凳面、桌案面、柜门柜帮等,不胜枚举。

此法的好处,首先是将薄板当成厚板使用,节省了木材,强度却不太受影响,自重还更轻,承载能力不一定降低。

其次,直材造成的边框,伸缩性不大,家具结构不至因板面涨缩而导致结实程度下降或稳定性减小。

常规的攒边打槽镶板造法,一般是以格角榫攒框,内侧打槽,容纳板心四周的榫舌,另在大边的槽口下錾眼,以备板心下穿带纳入。

各榫卯顺序拍合,边框与板心嵌合成一体,结实、轻巧的面板便大功告成。

由于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或者木性抽涨、伸缩,板心装入四框,不能被完全挤紧,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隙。

板材涨缩在横向上尤为明显,随着历经久远,或者南北迁移,板心收缩从槽口中脱出,露出丝丝缝隙,既影响坚实,也不利于美观,却都是常有的事情。

然而,区区小问题,难不住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古代能工巧匠发展出不同级别的攒边打槽镶板,除了能减少翘头案面上接缝的翘抹连做法,还有另一种工艺,避免了一般装板造法下板心与边框出现间隙,表面上还格外整洁。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珍赏》中,收录了一件清代黄花梨无束腰仿竹材方炕桌,就采用了这种工艺。从图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拦水线之内全是板心,桌面规矩整齐,干净、利索无比。

时隔多年,这种顶级造法的实例再现北京,正是黄花梨有束腰霸王枨马蹄足方香几。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明天我们进行详细分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jg/16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