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底,杨波看中了一套老房中六根海南黄花梨的梁柱,当时卖主要价19万,杨波交了定金,等候拆房
市场难觅大料踪迹
价格飞升堪比黄金
虽然明清古典家具并无海黄和越黄之分,但近代黄花梨家具却有明确区别近代黄花梨家具以海南黄花梨为尊,产地之差,价格也相差巨大
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公司董事长杨波,在海南当地有着“拆房专业户”的别号,他向记者讲述了求购海南黄花梨的坎坷经历可等了两个月,等来的却是价格翻倍的消息此后,原本商定的价格一再变动,一年后涨至86万两年后,杨波最终花费180多万收购到了这批木材,比起最初商定的价格已多出十倍
从2005年开始,海南黄花梨已基本绝迹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原料主要是以前的散旧家具和农具老料,以及一些从缅甸花梨木家具保养药材商手上获得的囤积料由于新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成材需200多年,业内专家称,海黄原料的断层持续时间可能会达到200年
业内人士表示,家具的收藏价值与其稀缺程度有关,由于海南黄花梨已很难找到,所以其家具价格和收藏价值也高出其他家具许多
对于黄花梨价格的突飞猛进,著名作家海岩认为,明代黄花梨价格极高,堪比黄金,这种状况持续了一百多年,现在的高价只是一种回归和认同黄花梨在明代文人雅士眼中是珍贵的主流材料尽管之后出现“断层”,但改革开放后,中国古典文化重新受到关注,中国收藏界和世界收藏界开始接轨,黄花梨又开始重受重视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藏》一书出版后,掀起了海外来华抢购黄花梨家具的热潮,黄花梨的价格也一路攀高
故宫博物院研怎样鉴别花梨木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表示,黄花梨价格的走高与其木材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他告诉记者,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适宜制作榫卯,是明代和清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
海南黄花梨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是在1963年上海博览会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当时有专家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少量海南黄花梨野生树木,但最后的这批海南黄花梨也被砍伐一空至此市场再难觅海南黄花梨大料的踪迹
由于成材缓慢、大料难得,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据业内专家介绍,清宫曾经储存了一些黄花梨木材,在乾隆退位时用去大半以置办“乾隆花园海南花梨木鉴别”,在袁世凯登基时则彻底用尽黄花梨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若干物证和一个传说
艺园红木总经理宋秋霞介绍说,海南黄花梨成材极慢,而本身的药用价值和收藏价值高,近年来价格成倍增长杨波告诉记者,10年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涨了不止400倍现在,海南黄花梨原材料的价格远远高于成品家具的价格,出现严重倒挂
分享到: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皮肤病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