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史民国中西兼顾洋为中用

家具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人民生活艰难,在为生存奔波的时候,家具的发展就停滞下来了。在这个时期,古典家具出现了衰颓,但同时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洋租界,在一定程度上,中西方文化由此产生了激烈碰撞,使得家具开始由传统审美向舒适性转变。在这一时期的家具作品中,使用到了一些西方传来的新材料,如玻璃、海绵等。与此同时,带有欧美风格的西方软体家具,作为一种新型家具开始在中国流行,比如沙发就是这个时期产生的。

在民国时期,有一个城市家具的概念,因为当时民间还有乡村家具,所以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民间的乡村家具而言的。明清年间,虽然有大量的乡村人居住在城市,但是他们使用的家具品种还是农村的老样式。

当时的上海、天津、青岛是有名的大都市,洋人的租借地首先在这些地方出现,这样的现象带来的是西方文化的涌入,中西文化的冲突,对民国家具有一定影响,使其摆脱了清代家具的繁缛装饰。租借地的洋人为了适应自己的生活习惯,就从本国运来一批原装洋式家具,在此基础上请中国工匠模仿制造。从本质上来讲,民国家具是洋为中用的产物,整体上来讲,民国家具是名副其实的实用性的新型城市家具。

民国家具在材质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分为两种:以传统家具为例,在材质选择上,最高档的用材以泰国红木、印度红木为主,另外还有花梨木家具、红木家具等。红木和花梨木在民国时期,价格上相差无几,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以来的硬木家具,是当时人们的审美趋势。另外一种就是洋式家具,主要以柚木为最高档用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所用的“柚木”不是一个准确概念,只是一种俗称而已。其中也包括一部分用榉木、榆木、柞木、沙榆等木材制成的洋式家具。

民国家具样式多种多样,软体家具的出现无异于一场革命,使得传统家具也有客厅家具、书房家具、卧室家具等多种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长方形餐桌、沙发等新样式家具,这些是西式家具。西式家具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很多种类,比如吃饭用的餐桌大多数是长方形的,配套摆放八把到十把椅子,另外,牌桌专门用来打牌,玻璃柜做陈设家具使用。这些家具的材料多数为柚木制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gn/16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