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的辩证论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01114/8397450.html在对全国苗木供需情况做了介绍后,下文将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进行具体详细的分地区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苗市虽然看起来比较平稳,但仍存在一定发展空间,年至年苗木供需数据见表2。
未来几年,东北地区苗市需求将以“三北”五期工程(年-年)为重点,其中包括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三五规划)、吉林省天保二期工程(年-年)、长白山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辽宁省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十三五规划)等。预计年东北地区苗木实际用量会略有下降,约为11亿株左右,重点以珍稀彩化类和耐寒乡土适生树种苗木为主。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12种:黄菠罗、云冷杉、花灌木、核桃楸、白蜡、红皮云杉、侧柏、梓树、山杏、柳树、白桦、紫穗槐。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8种:油松、红松、花楸、长白落叶松、刺槐、白榆、水曲柳、樟子松。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4种:槭树、杨树、日本落叶松、胡桃楸。可适当发展。
供应严重不足的有4种:兴安落叶松、银杏、榆树、榛子。可大力发展。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年至年育苗面积呈上升趋势,可供造林用苗量有所下降,苗木实际用量有波动,具体数据见表3。
近几年,华北地区各大城市正在进行森林城市建设,一批市政工程逐步实施。主要是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张家口冬奥会绿化项目(-),山西省“两山、两网、两林、两区、双百”工程(-年),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等。
河北张家口崇礼区造林人员在栽植云杉
预计年华北苗木实际用量会略有下降,约为27亿株左右,重点以抗污染、耐盐碱型的乡土适生树种及美化彩化大规格、原冠(或带冠)苗木为主。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12种:华北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油松、板栗、柳树、白蜡、法桐、山杏、榆树、国槐、沙棘,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4种:刺槐、桧柏、侧柏、踏郎(杨柴),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3种:柠条锦鸡儿、紫穗槐、苹果,可适当发展。
严重不足的有9种:白榆、杨树、核桃、连翘、葡萄、梨、丁香、桃、小叶锦鸡儿,可大力发展。
//华中地区//华中地区年至年育苗面积和实际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数据见表4。
近几年,华中地区除国土绿化行动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年)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外,河南省山区及平原沙区造林工程、“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十三五规划),湖北省精准灭荒工程(-年),湖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年),带动了华中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此外,长沙未来3年将建设余个绿地公园,而郑州今年计划新增绿地万平方以上。
结合华中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及苗木供需现状,预计年苗木实际用量会略有下降,约为17亿株左右,重点以优良乔木、经济林和生物质能源林为主。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10种:樟树、石楠、桂花、紫薇、辛夷、柳树、油用牡丹、栾树、马尾松、红叶李,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13种:白蜡、法桐、核桃、桃、五角枫、国槐、女贞、樱花、黄杨、玉兰、马褂木、杉木、红豆杉,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4种:油茶、侧柏、柏木、枫香,可适当发展。
严重不足的有5种:银杏、火炬松、楸树、湿地松、杨树,可大力发展。
//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区域,其绿化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育苗面积、可供造林用苗量和实际使用量也处于全国前列。年至年具体数据见表5。
华东地区绿化苗木特点是:育苗面积大、产苗量多,但本地区实际用量不大,以外销为主。近几年,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年),江苏省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浙江省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工程(-年),安徽省木本油料发展规划(-年),福建省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工程(-年),江西省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年),山东省山区林业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年)等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实施。
预计年华东地区苗木实际用量会略有上升,约为75亿株左右。未来对珍彩类特色苗木、庭院绿化苗以及适应性强、低成本、生态效益明显的乡土树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20种:桂花、红叶石楠、白蜡、杜鹃、龙柏、毛白杨、樱花、女贞、金叶女贞、香樟、悬铃木、柳树、紫薇、红花檵木、核桃、国槐、侧柏、海棠、栾树、黄杨,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4种:黑松、榉树、枫香、湿地松,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5种:杉木、油茶、黑杨、木荷和桃,可适当发展。
供应严重不足的有4种:银杏、油用牡丹、牡丹和五角枫。油用牡丹属于经济林苗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银杏、牡丹和五角枫属于彩叶林,具有一定的观赏性,需求较大。可大力发展。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年至年育苗面积和苗木用量都呈下降趋势,可供造林用苗量基本稳定,具体数据见表6。
华南地区气候条件好,是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及特色经济林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几年,广东省绿美南粤三年行动计划(-)、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工程(-)、广西自治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海南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工程(-)等一批代表性工程正在实施。
预计年华南苗木实际用量变化不大,约为9亿株左右。未来将对景观优美、防护效益较好的珍贵树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珍贵乡土树种、热带特色经济林、药用植物、生物质能源等树种有较多需求。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只有桂花,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6种:坚果、红椎、樟树、火力楠、油茶、木荷,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9种:柑橘类、桉树、枫香、黎蒴栲、山杜英、马尾松、松树、核桃、杉木,可适当发展。
严重不足的有12种:沉香、木棉、小叶榄仁、相思、花梨木、木麻黄、凤凰木、湿地松、益智、槟榔、重阳木、红花檵木,可大力发展。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年至年育苗面积波动较大,可供造林用苗量有所增加,苗木实际用量有小幅波动,具体数据见表7。
随着西南地区生态修复速度加快,森林覆盖率提高,各地可用于造林的荒山和坡耕地面积正在减少,导致杉木、马尾松等生态造林树种需苗量减小,育苗面积逐步调减。
近几年,西南地区重点依托四川省长江上游沿江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云南省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和珍稀及特殊林木培育项目(-),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西藏自治区“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催生造林绿化建设的新浪潮。
随着沿海经济的逐步西移,西南各大城市发展动力十足,对各类苗木需求很大。预计年西南地区苗木用量会基本持平,约为21亿株左右,重点以珍贵用材、特色林果和彩叶苗木为主。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8种:桂花、女贞、钩藤、构树、桃、银杏、澳洲坚果、栾树,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8种:马尾松、油茶、旱冬瓜、桤木、杉木、楠木、油橄榄、核桃,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6种:柏木、华山松、香樟、刺梨、李、柑橘,可适当发展。
严重不足的有8种:茶叶、竹类、香椿、新疆杨、花椒、桉类、板栗、旱柳,可大力发展。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幅员辽阔,生态环境脆弱,是国家生态扶贫的重点对象,西部大开发政策大大提升了苗木市场的供给需求。年至年苗木供需数据见表8。
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战场,近几年来,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十三五规划),甘肃省祁连山林地保护建设工程、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项目,青海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十三五规划)、防沙治沙工程(十三五规划),宁夏自治区六盘山重点生态功能区降水量毫米以上区域造林绿化工程(十三五规划)、枸杞产业基地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生态防护带等林业重点工程(年-年)建设稳步推进。
三北造林撬动苗木经济,在很多地方形成富民产业
大面积造林绿化将拉动乡土小苗市场,生态扶贫对果树类经济型苗木需求较大,预计年西北地区苗木实际用量会有所上升,约为35亿株左右。
年育苗建议
供应严重过剩的品种有11种:樟子松、油松、海棠、枸杞、沙枣、落叶松、国槐、榆树、侧柏、沙棘、牡丹,不宜继续发展。
相对过剩的有5种:柠条、杨树、苹果、青海云杉、核桃,可谨慎发展。
供需基本平衡的有5种:稠李、山桃、刺槐、山杏、茶树,可适当发展。
严重不足的有9种:沙地柏、花椒、小叶白蜡、大叶白蜡、胡杨、文冠果、夏橡、怪柳、梭梭,可大力发展。
-end-
声明:本文版权归属《中国花卉报》社,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转载《中国花卉报》的原创文章时,请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国花卉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转载、篡改,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广告ADVERTISEMENT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