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一本收藏”蓝字,直接免费
相关著作《西行日记》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再谈明清两代我国瓷器的输出》
《中国历代烧制瓷器的成就与特点》
《中国陶瓷史上存在着的问题》
《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
《谈谈成化窑的彩》
《一九五零年以来对于古代窑址的调查》
《介绍三件龙泉窑的文房用具》
《谈瓷别记》
《三件有永乐年款的青花瓷器》
《调查闽南古代窑址小记》
《鹤壁集印象》
《现代陶瓷工艺》
《陶俑》
《最近调查古代窑址所见》
《邢、越二窑及定窑》
《陶枕》
《谈当阳峪窑》
《调查平原河北两省古代窑址报告》
《宋代北方民间瓷器》
《禹州之行》
《越器图录》
No.4
王世襄
王世襄,字畅安,男,汉族,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年获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年3月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及编纂。年10月任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年11月任文化部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作品
王世襄的著作颇多,主要有:《中国古代音乐书目》《广陵散》(说明部分)、《画学汇编》、《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佛作·门神作》、《竹刻艺术》、《竹刻鉴赏》、《髹饰录解说》、《明式家具珍赏》(并有英、法、德文本)、《中国古代漆器》(并有英文本)、《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与朱家溍合编)、《中国美术全集·漆器》、《明式家具研究》(并有英文本)、《北京鸽哨》、《竹刻》、《蟋蟀谱集成》、《说葫芦》(中英双文本)、《美国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精品选》(中英文本。英文本,与CurtisEvarts合编)、《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包括历年撰写的文章一百多篇,彩色、黑白图数百幅)、《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明式家具萃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王世襄编著、袁荃猷绘图)等。
王世襄多才多艺,擅书法与诗词,兴趣广泛,故某些著述超出一般文史工作者的研究范围。
部分旧藏欣赏
明黄花梨木圆后背交椅
座面:长70cm宽46.5cm高58cm通高cm上海博物馆
王世襄大画案
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展示的部分王世襄旧藏(庄氏捐赠)
上海博物馆明清家具馆展示的部分王世襄旧藏(庄氏捐赠)
明“玉堂清玩”冲天耳炉王世襄旧藏御制虫(蝈蝈)笼
No.5
张伯驹
张伯驹(-年),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我国著名的古书画收藏鉴赏家、诗词学家。张伯驹先生自30岁起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则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已任,虽变卖家产、借贷,亦不改其志。抗战胜利后,张伯驹先生坚辞政、军界之邀,但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生曾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并被中央文史馆聘为馆员。年张伯驹先生与夫人潘素从蓄藏近30年的法书、名画中选出8件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相关著作《丛碧词》
《春游词》
《秦游词》
《雾中词》
《无名词》
《续断词》
《氍毹纪梦诗》
《氍毹纪梦诗注》
《洪宪纪事诗注》
《乱弹音韵辑要》
《丛碧书画录》
《素月楼联语》
部分旧藏欣赏
故宫镇馆之宝《游春图》《平复帖》张伯驹收藏的李白《上阳台帖》潘素《岸容山意》潘素《青山红松图》张伯驹收藏的杜牧《张好好诗》No.6
启功
启功(——),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北京市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华人书画家联合会创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顾问,西泠印社社长。相关著作
《古代字体论稿》
《诗文声律论稿》
《启功丛稿》
《启功韵语》
《启功絮语》
《启功赘语》
《汉语现象论丛》
《论书绝句》
《论书札记》
《说八股》
《启功书画留影册》
部分作品欣赏
行书七言联(明月二分山一角荷花十里桂三秋)
行书唐人雁塔题句
行书旧作一首
行书临国香图因题
行书飞行旅途口占
行书题竹石
行书元微之岁日一首
行书题石涛画
No.7
冯先铭
冯先铭(~)陶瓷鉴定专家。原籍湖北汉口(归武汉市管辖),年11月17日生于北京。年至年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受其父冯承钧(著名历史学家、翻译家)的影响,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年供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年以后,专门从事陶瓷艺术的研究,任陶瓷组组长;年在研究室工作,为副研究员;后升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相关著作《中国陶瓷史》
《中国陶瓷》
《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窑址标本》
《古陶瓷鉴真》
《中国古陶瓷图典》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论文集》
No.8
单士元
单士元(~),文物专家。北京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曾任故宫博物馆办事员、科员、编纂,中国营造学社编纂兼中法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馆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对古代建筑和明、清历史档案研究较深。
相关著作
《清代起居注考》
《明代建筑大事年表》
《清代建筑大事年表》
No.9
朱家溍
朱家溍(-),字季黄,浙江萧山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生于年,从小在北京长大。其父朱翼庵,名文钧,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就读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归国后出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
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书香门第的朱家除了四壁图书外,也陆续收藏了很多各类文物。中国有一份在收藏界很出名的杂志叫《收藏家》,该刊自创刊号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在连载《介祉堂藏书画器物录》、《欧斋藏帖目录》和《六唐人斋藏书录》。
相关著作《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清代后妃首饰》《历代著录法书目》部分作品欣赏
朱家溍先生摹方士庶山水
朱家溍先生临摹的《五牛图》
朱家溍的山水画
朱家溍书法
No.10
马衡
马衡(~),浙江鄞县人,字叔平,别署无咎、凡将斋。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金石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早年入读南洋公学(现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曾学习经史、金石诸学。精于汉魏石经,注重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国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南洋公学肄业。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过燕下都遗址的发掘,对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过渡有促进之功,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相关著作
《中国金石学概要》
《凡将斋金石丛稿》
部分作品欣赏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