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堂青铜器鉴赏一场关于审美与

静静地站在已被年年生长的新草覆盖的盘龙城城墙遗址之上,仿佛可以感受到这座多年前的古老城邑在诉说吟唱。

选修张昌平老师《青铜器鉴赏——从希腊罗马到古代中国》这门课的同学们跟随着张老师的讲解,一步步踏访这座商朝时期南方的重要城市。

张老师曾在年至年主持盘龙城考古工作。去年,他曾为习近平主席和印度莫迪总理、王岐山副主席讲解过荆楚文化,并深受中外领导人的好评。

同学们站在遗址上眺望,城墙和宫殿的旧址可以让人想见当年城市的繁华与王朝的威严。而在不远处,盘龙城博物馆中陈列的青铜器以其精美与神秘宣示着这段历史真实的存在。

而这,只是他们青铜器之旅的一部分。

美与审美

张老师在上课时常说自己是个“门外汉”,这是他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对于艺术鉴赏领域自觉了解程度有限的自谦。这位事实上对于艺术审美有着丰富知识、独特感受和开阔视野的老师,正希望能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向同学们传达出关于美与审美的观念、方法与感受。

正如这门课程的名字一样,张老师通过青铜器这一东西方艺术的交汇点,为同学们介绍西方早期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希腊罗马文明的青铜器及代表性艺术作品,以及古代中国早期文明的青铜器艺术品,通过对其的讲述,欣赏与比较,让同学们能感知到蕴藏于其中的美的意蕴和审美体验。

当他仔细地去解释那些繁缛华丽的青铜器纹饰都代表着怎样的艺术与宗教意义,又是如何进行着有序的重复和排列,原本对于这些纹饰华丽而令人目眩的惊叹逐渐变化为对于我们的先人追求抽象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当奥古斯都的大理石雕塑以永远年轻英俊而充满热情、活力与生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那种永恒的美感、力量与伟大。

美是一种技艺,但美又是一种直觉;审美需要知识,但审美又是如此关乎心灵的感受和体验。在张老师的课上,他通过对艺术史的梳理,来提供一种历史发展脉络和风格变化的引导;同时,他又不断鼓励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和感受,去体验和思考。

正值樱花季的那节课,他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接下来的内容,而是和大家讨论“樱花究竟美不美”。他鼓励大家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并追问大家觉得“美”或“不美”的原因。花的颜色,花与叶的搭配,花与树的数量,与老建筑的映衬甚至花开的时间与地点,游人的数量等等都成为了大家的原因。在年年盛开的樱花之中,我们都成为了“美”的体验者与思考者。

“不同的人,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背景,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这些都是影响艺术欣赏的因素,每个欣赏者所感受到的美是不同的,但是那件东西本身就在那里。”这或许正是张老师所感受到的艺术与审美的乐趣所在,也是他希望通过课堂上和生活中的审美过程传递给同学们的,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同时尊重审美客体的欣赏。

张老师希望同学们感受纯粹的艺术,但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他更希望能通过对东西方代表性艺术品的比较,向同学们讲授东西方艺术传统差异性所折射出的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同时让大家更为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文明艺术创造和文化体系的独特与辉煌。他希望审美的这重意义可以在他的课堂上传达给同学们,使得艺术欣赏不但是自我的心灵感受,也能促进对于群体文化传统的理解与认同。

考古与历史

在努力传达审美意识的同时,这门课也从来没有缺失过历史的鲜活和厚重。

在课堂上张老师不厌其烦地向同学们讲述古代中国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沉淀在遥远历史中的三块、四块或六块相合的陶范,一次次的浇铸和烧制变得明白而生动。匠人的赤诚、信仰的神秘与王朝的威严重新在时间的尘埃里呈现出动人的光辉。这些景象、光辉和意义不在别处,而正在历史本身之中。张老师所一直强调的是“站在当时的创作背景下”,那些我们看来不对称的空间结构设计,或是抽象繁琐、难以解释的纹饰,在当时有其创作的依据和意义,与其强求那时的“艺术创新”或是用西方的审美思维解释古代中国的艺术,不如站在此时此地——古老的中国去理解、去感受、去思考这样的艺术和文化传统。

正因为如此,张老师才一直坚持在课程中专门安排一次博物馆参观。他相信亲眼见到那些青铜器实物给人的感受是最直观,最深刻的。这可能是同学们最接近历史本身的时刻。他选择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盘龙城是一座标志着长江流域作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的商朝城邑。在这里,同学们不但参观了在课堂上无数次被讲述的商代青铜器,细细观察着那些精美神秘的纹饰,比较着它们细微的差别,猜想着它们蕴含的意义;更幸运地参观了“瞬间与永恒”庞贝出土文物特展。当生动庄严的大理石和青铜器雕像,绘有鸽子、鲜花和女神的花园壁画和那些历经千年仍光泽动人的器皿与饰品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历史的横断面如此真实而鲜活地呈现,这座失落的美丽古城,的确曾如此辉煌地存在过。而东西方古代文明与艺术的交汇与相遇,这一刻在眼前与心中同时达成。

紧接着同学们去往盘龙城遗址。作为年到年武汉大学盘龙城考古工作的主持人,张老师对这里的考察和研究深入而细致。他为同学们介绍着城市的布局,也分享着考古发现中的思路和经验。在张老师的讲解中,如今的水泊和青草下面的城邑和城墙重新屹立起来,同学们踏访着城墙的方位,遥想着宫殿昔日的模样。古远的年代在这一刻被看见。

历史本身需要尊重,需要回归其本身去思考,但这不代表一种冷冰冰的视角和态度。事实上,身为考古学家的张昌平老师对于考古和历史的认识是热忱和生动的。“人们对于两件事情永远怀有好奇心,一个是未来,一个是过去。而考古就是过去之中看得见的那部分。”这是张老师认为大众对于考古这个学科始终怀有兴趣的原因,而当年的自己也正是被这样的好奇心所鼓舞,从而第一志愿进入北大考古系学习,并从此走上了专业考古的道路。

但是从单纯的好奇心逐渐进入更深层级的研究,从“朴素的兴趣”到“对于我们的先人的理解”,这种转变至关重要,而这也是张老师希望带给同学们的一种改变和进步。考古不只是“为挖掘出重要墓葬和拥有重大发现而激动”,更在于“理解古人的智慧、信仰和生活,探索那些还未被意识到的的历史的秘密”,这个时候,正如张老师所说,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奇妙的时空与空间的交错和共通”。

也正因此,张老师才如此强调对于历史本身当时当地的理解和思考。因为当我们试图去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感受、他们所处的世界与生活,我们对于我们的先人和过去的好奇与热忱,才能得到最好的回应——我们将与我们的古人达成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共通,一种历史与心灵的对话,一种生命的延伸和永恒。

视野与维度

张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另一点是“视野与维度”。

课堂上的话题从不局限于中国的青铜器,也包括着西方早期文明的优秀艺术作品,又从西方早期而扩展到西方艺术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乃至于整个人类文明演进与艺术发展的过程。同时,张老师的课堂上又穿插着自己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参观和大学交流访问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和见识——这些常常让大家会心一笑的同时丰富着知识、见识和思考。

这种“泛观博览”的授课风格与张老师的“通识”理念紧密相关。张老师希望这门课“能让同学们的视野走出中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维度”。张老师笑言:“我们其实都是井底之蛙,只是我们的井有中国这么大。”他希望我们能在体悟自身所处文化丰富性的同时,也尽量突破一些局限性,去看,去感受世界上其他多元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与文明样态。

在这之中,张老师希望能培养我们的分析能力。每一种艺术呈现背后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在这些不同背景下去分析问题,看到艺术如此呈现的原因和意义,同时也加深对于这些文化和文明的了解和理解,这种思考和分析,是张老师在课堂上不断致力于培养的。在张老师看来,“没有标准答案”正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地方”,而培养分析能力,如张老师所说:“这是高等教育一个特别重要的职责。”

除了不同文明的维度,张老师还希望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让同学们在多元的学科维度上思考问题。张老师将其称为“走出学科”,他说:“考古学是一个强调分类的学科,但是有一类东西不要分类,那就是学科。学科要交叉才有意义。”而这正是张老师认为的通识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学科与学科的交叉与碰撞中,在文明与文明的对话和交融中,思维的火花和思考的光芒得以呈现,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因之而变得丰富,充实,自由而高贵。

文字:温畅

图片:张昌平、温畅

责编:温畅

终审:胡青山

通识文化

通识课堂

通识课程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fl/15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