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束腰马蹄足八仙桌作为三种常见明式方桌之一,是传统中国家庭最重要的厅堂家具。这张海南黄花梨八仙桌的冰盘沿、束腰和牙条营造出的须弥座效果,是其上部分的主要特色,昨天的文章里已经作了详细介绍。
从图片上还可以看出,大边上有两处透榫,这是两拼面心板下的穿带。
将桌子翻转过来看,即便未经任何打磨,海南黄花梨的莹光还是显得耀眼夺目,中间最亮的部分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鬼脸踪迹。
而穿带下面看不见的地方,在示意图上是这样的。穿带主要的作用在于防止拼接的面板拱翘;另外,当桌面放置重物时,穿带也起到承托的作用。
方桌的腿子、牙条束腰和桌面,用抱肩榫连接,精湛的工艺使构件连接严丝合缝,而海南黄花梨优秀的木性,不抽不涨,使得拼合好的接缝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初。在观察抱肩榫细节的同时,顺便欣赏一下海南黄花梨的丰富纹理以及形态各异的鬼脸,这在介绍大型家具时往往顾不上提到它们。
这是抱肩榫的内部结构图,放在这里的目的不在于讲解木工知识,而是想说明传统明式家具的榫卯是一套复杂、精密的结构,家具的各个构件在这些内部“机关”的连接下,即使不用鳔胶也一样牢固结实,传世的硬木家具因此历经数百年不坏。
然而,出于成本考虑或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榫卯结构随时代变迁逐渐简化,比如在标准的抱肩榫中省去了牙腿横向勾连的挂销,有的甚至连牙子的榫舌也一并简化掉了。一些现代红木家具美其名曰的“全榫卯结构”,实际上部分是靠胶水粘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