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黄花梨先后有多个不同的称谓,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以近现代相关著作中,能够看到黄花梨的诸多名字,如花榈、榈木、花梨、花梨木、老花梨、新花梨、黄花梨、海南檀、降香黄檀。
花榈(榈木)的称谓从唐不断影响至今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称之为“榈木”;明代的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的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花榈”;李宗山先生所著《中国度具史图说》中说“花梨木亦称花榈木(OrmosiahenryiPrain)”。花梨C花黎木、番花梨)的称号由宋至20世纪初宋朝赵汝适《诸番志》、明朝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以及明、清的广东海南中央志匀有“花梨”及“花黎木”的阐述,清及民国海关关志进口商品名录中叶采用“花梨”或“番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