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家具为何这样受收藏家们的欢迎

海南黄花梨家具为何这样受收藏家们的欢迎?原因很简单:就是“物以稀为贵”。海南黄花梨作为木材本身就非常稀缺,能保存至今的明清时期海南黄花梨家具就更加稀缺。

  海南黄花梨在我国古代一般被称之为“花梨”或“花榈”。唐朝人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说:“花榈(一说榈木)出安南及南海,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代王佐在天顺三年(公元年)所著《新增格古要论》中也指出:“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

  海南黄花梨的珍贵首先在于它既是木材又是一味中药材。作为木材,它的木性非常稳定,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开裂,有韧性,既适合制作“三弯腿”这样的异形家具,又适合在家具上雕刻各种花纹,可以让木匠师傅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技艺,创造出非常精美的家具;作为药材,据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花榈(黄花梨)散发的香气有降压清心的功效,用海南黄花梨木屑泡水,更能降血压、降血脂等等。

  海南黄花梨的珍贵还在于它的产量十分稀少。根据历史资料,海南黄花梨的产地仅仅只有我国海南岛等地,它生长成材非常缓慢,树木至少需要生长年以上才能成为制作家具的原木。海南黄花梨大量地制作家具是从明朝中期开始的,经过明代中后期一百多年的消耗,到了清朝中期,海南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清朝宫廷就只得改以紫檀木为主制作家具,后来紫檀来源也日见枯竭,便开始大量采用酸枝木、普通花梨木制作家具。为了与普通花梨木有所区别,清朝宫廷有人开始将花榈木称为“黄花梨”。据故宫博物院的学者考证,在《大清德宗皇帝实录》卷四百六有记载,光绪二十三年六月,庆亲王奕劻在为慈禧皇太后修建陵寝时上奏折:“己卯,庆亲王奕劻等奏,菩陀峪万年吉地,大殿木植,除上下檐斗科,仍照原估谨用南柏木外,其余拟改用黄花梨木,以归一律。”

  海南黄花梨家具之所以受到宫廷和民间广泛欢迎,除了材料珍贵之外,还在于它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由于海南黄花梨木性优良,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因材施艺,采用严谨的榫卯结构,尊重人体工学原理,以优美的造型和良好的实用性高度统一,制作出的线条简练,色彩柔和,具有一种温润典雅的神韵。史料记载,明代中后期曾有一批文人参与设计和制作家具,甚至有的皇帝也参与设计制作,这使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又形成一些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明式海南黄花梨家具的艺术价值早在17世纪就被欧洲人所认识。清朝乾隆时期,英国家具设计师齐彭铁尔,以我国明式家具为蓝本为英国皇室打造了一套宫廷家具,曾轰动整个欧洲。后来,不少来华经商或传教的外国人都将中国家具带回本国,使中国明式家具与瓷器一样,在国际市场有了相当的影响,吸引了不少人   年,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的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cke),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中国海南黄花梨家具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引起了国际收藏界的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ys/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