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楸树
张国领
我喜欢阳光,无论春夏秋冬。
所以在家里,阳台这个接受光照最多的地方,就成了我每天享受日光浴的黄金地带。
坐在阳台上,除了享受阳光的沐浴,还有一个别人不知道的好处——能看到窗外小区里的树。
小区是个大花园,树的种类很多,能吸引我视线的树却有限,我只对一种树情有独钟,它就是窗外的楸树。
是楸树,不是秋树。
这个被很多人混淆过的字眼,我也是住进小区之后才弄明白的,明白的时候,楸树其实早已在我的心中,生长了半个世纪。
如今想来,我喜欢楸树,不仅仅因为它在北京少有栽种,物以稀为贵,还因为我自小就有一个解不开的楸树情结。
最早给我种下这情结的是我的老父亲。
我出生在中原农村,老家有个风俗,对小孩子的十二岁生日特别重视。老人们认为,孩子长到十二岁就算是长成人了,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情,一般都要举行个隆重的生日仪式进行庆祝。
我十二岁的生日是在干爹家举办的,那天一早,父亲带着我到了干爹家。干爹是个国家干部,对我这个生在山乡的干儿子十分疼爱,对我的十二岁生日非常看重,记得那天的庆祝仪式办得很隆重,所以也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印象。
那天过完生日回到家里,父亲又特意在院子的东南角种下了一棵树,那是他亲手从山上刨回的树苗,亲手在院子里挖的土坑,父亲栽树的时候,还专门让我往坑里浇水。他边封土边问我:“知道这叫啥树吗?”
我看看树又看看父亲说:“不知道,这是啥树啊?”
“记住了,这是一棵楸树。”父亲说话时手里的活儿干得更加有劲了,他接着说:“等这棵楸树长大了,你也就到了该成婚的年龄,正好赶上给你做结婚家具。”
“那为啥要栽一棵楸树做家具?别的树不行吗?”
“别的木头也能做家具,但木质不好,桐树木头不瓷实,槐树瓷实但纹路不顺,杨木太糟,椿树好一点,但我们院子这矸子土,不适合长椿树。”
那时候我非常佩服父亲渊博的学识,就继续问道:“楸木有啥好的?”
父亲对我的提问不厌其烦地答道:“楸树纹理通顺,木质坚硬,光泽柔和,耐磨耐用,越用越光滑。做成家具后放在屋里,任何时候都没有怪味道,还不会生虫子。”
听着父亲介绍楸树,我的思绪就随着父亲的描述,飞向了我未来的婚房,房间里放的有柜子,有箱子,有椅子,有床,还有小马扎,这些家具都清一色是楸木做的……
人都是自私的,弟兄三个中,我排行老大,这棵楸树父亲又指明是为我成婚而栽下的,我就把它看成了我的未来家具,对它也就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