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众红木藏家冯玮瑜跟笔者交流时提到

宋永吉对材质并不过分重视:“有很多人投资黄花梨家具,黄花梨家具是众所周知,而且受到普遍认可的名贵木材,可有些并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家具也有‘潜质’

宋永吉还发现,现在想收藏古董家具的人很多,但市场上流通的却大多是仿制的“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机会去故宫的库房等要地见识真正的古代宫廷家具究竟是什么样的,因此做出来的东西跟‘真身’差距非常大”

他对漆器家具颇为推崇,认为其实际的艺术价值甚至远高于黄花梨家具:“比如明朝早期的漆器水平就非常高,而雍正年的漆器家具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具有极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

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近些年,这些原本生僻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收藏界,现场的听众也非常希望得知这些花梨木手串鉴别名贵木材制成家具的真实价值”

图:记者王维宣(署名除外)

不妨关注“后起之秀”

文:记者郭晓昊、林琳

名贵木材高不可攀

“看这套明式四出头官帽椅,材为海南黄花梨,大料开解,木作精巧,原木颜色瑰丽华美,如锦缎般细腻光泽、润洁,木纹有如行云流水,空灵变幻,妙不可言”在上周举行的第四期广州日报格调艺术沙龙上,听众对现场精美的红木展品赞不绝口来自故宫博物院的明清家具鉴定、研究员宋永吉与热心读者及收藏爱好者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详细地介绍了古代宫廷家具的真面目,并认为明清漆器家具跟铁梨木都颇具收藏价值

宋永吉提醒一般收藏者,不一定只把目光放在那些价格已经高不可攀的名贵木材上,不妨多关注一些有可能成为后起之秀的“大路货”:“花梨木手串图片例如铁梨木,现在追捧的人就越来越多”铁梨木质坚而沉重,心材淡红色,髓线细美,用其制作家具,经久耐用

来现场的许多收藏爱好者家中都有不少古旧家具,却苦于无法鉴定它的真实年代和价值有的带了一大杳照片来,有的则把图片拷贝到里请过目,也根据图片给出了一些基本判断,“不过鉴定最好还是看实物,必要时还要上手,这样准确度更高”

收藏贴士:

清乾隆 紫檀雕漆云龙纹宝座郭晓昊、林琳

谈及产地时,宋永吉建议将其分为京作、苏作、广作三个流派进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广作家具在明代以现在的广西为主”他以花篮椅为例说明,中国家具艺术到乾隆年间已经逐渐走下坡路,到了清末时水平已经较低而在此之后受一部分人推崇的海派家具,但在他看来却如何鉴别花梨木不太值得一提“京作家具比广作家具看着更规矩,比如雕刻的龙纹都有‘宫廷风’广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用料硕大、精选好料、不惜工本、雕工精巧,桌面通常是独板或两拼板,而苏作和北方家具通常是四拼或五拼板,用料纤小,在很多不显眼的地方甚至改用便宜的木料”

“现在市场上很多商家都说自己卖的是明清家具,究竟什么才是明清家具呢?”现场有藏友如此问道

以海南黄花梨为例,目前收藏市场价格对于海南黄花梨没分新料旧料之说,主要是海南黄花梨三五百年才能成材,因材质美丽,使得新的比旧的漂亮因此市场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新的并不比旧的便宜冯玮瑜说:“我认为,黄花梨家具还是以板材大小、手工精湛、风格造型而论价,旧的岁月留痕,有包桨,也东阳缅甸花梨木家具有破损,有历史沧桑感;新的原木原色,瑰丽华美,质朴内敛收藏者各有所爱”

“学习家具鉴定,应该从学习家具的历史开始,了解家具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从而把握每个时期家具的风格特点拿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这本书来说,里边的家具都是明式家具,而并不都是明代家具,里边也包含有许多清代家具有些人看到乾隆的家具,就认为是明代的这里有个误区,即是不了解明代家具与清代家具之间存在不同的风格特征,不了解明式家具的定义”

观点:古漆器家具不输黄花梨

宋永吉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藏家孙先生觉得新旧家具区别巨大,一个是表现在用料上,古代对家具木材极为讲究,一般砍伐后要放置数十年后才能使用,采用先浸泡后风干的方法令其成巴西花梨木图片为家具后性能稳定,不易变形而现代多数对新木材进行烘干后就立即用,导致木料容易变形、开裂第二是新旧工艺也有很大差别

现场观众、红木藏家冯玮瑜跟笔者交流时提到,所谓明清家具并非单指制作年代,而是代表一种风格:“就像传世的明式家具,反倒是清前期制作的比明代还多”

宋永吉解释道,明式家具是指明代到乾隆年间的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特征的家具,它们在大的轮廓上有相同的地方,而在局部的处理方式上存在细微差异,比如:线条的弧度有差别所以必须掌握家具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特点,也就能够鉴别家具是什么年代的

藏家经验:明式家具不等于明代家具

“家具鉴定是一门很难讲的课题,因为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通过面对需要鉴定的实物进缅甸花梨木家具好吗行判断并得出结论而对不同的家具实物,有着不同的鉴定方法、不同的鉴定结论如果不对照实物讲家具鉴定,是空洞的” 在上周举行的第四期广州日报格调艺术沙龙上,甫一坐定,故宫博物院的明清家具鉴定宋永吉就要大家先做功课,先看几本重要的著作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aoyangshengwu.com/hlmjj/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