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看。
海黄区别于其它黄花梨最大的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心的,中心点肯定是一个黑点黑心,或粗或细。始终给人万佛朝宗之感;而越南黄花梨的纹路群的中心则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时就逐级消失,然后不了了之。
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作为鉴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准确的标准应该是“鬼眼”,也就是我上面说的实心黑点。
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南黄花梨才有明显的“鬼眼”。只有在整块的木头上才能看见“鬼脸”,手串佛珠上的只有“鬼眼”,一定要区分清楚这个概念。
海黄的纹路特别张扬,完全想不到它下一步是往哪边走,而越黄相反,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
方法二:摸。
主要是摸出海黄表面的细腻,海黄光滑如婴儿皮肤,温润如玉的手感。而越南黄花梨相比之下则比较粗糙,有明显刮手的感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黄极强的密度,极细的纹理细胞组织,构成了非常密实的材质结构,所以才有的区别。
方法三:闻。
闻香识美人。当然,越黄也是有香味的,但是因为内含油性不同,所以香味的浓度是差别很大的。如果要用语言表达,可以说一者是如同潮水扑鼻而来;一者只是一丝一丝游荡着飘过你的鼻尖。
除此而外,海黄的香是浓郁型的,是一种浓浓醇醇的中药香,吸入后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感觉,脑中自然会联想到童年记忆中的中药药堂。而越黄给你的感觉则只能是一种带有辛辣的,稍稍有一些刺鼻的味道。这种现象如同陈年醇酿和新灶初成的对比。
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黄有无数种,我们说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木材是相同材质花纹的。
下面说一下海黄的几个特点特性:
1、荧光。
绝大部分海黄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蜡后或者包浆后有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黄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蜡,反而要好看得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
2、沉水。
海黄密度其实没有小叶紫檀那么高,很多人有将海黄认为很重的误区。事实上,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3、金丝。
海黄又分为东部糠梨(颜色发黄)和西部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糠梨相对西部油梨来说,材质要偏轻,作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
荧光、沉水、金丝等常见的形容,都是跟材质分不开的。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还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够严谨的,容易误导人。
海黄分油梨和糠梨,油梨有点黑,是土地贫瘠的地方生长的,我个人喜欢这种,密度大,香味足,包浆后漂亮。
糠梨是在三亚什么的,偏东部的地方生长的,养分足,花纹最为漂亮,喜爱海黄纹路美的人喜欢这种。
来源:六道文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