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木家具行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料,七分工”,可见红木家具制作工艺的重要性。就古典家具的作工来说,常见的有两种:1.以材质为名,常省去“作”字,比如:红木(作)工、黄花梨(作)工、紫檀作(作)工;2.以地域名,常省去“工”字,比如:苏作(工)、广作(工)、京作(工)、仙作(工)。这种习惯上的省略,大抵是为了朗朗上口吧!
如果及早从这个方向了解雕刻工艺,就会少走弯路,并能从各种雕刻风格水平的对比中评价我们要买的家具。不管是写意的风格还是工刀写实的风格,好的雕刻都应遵循两大特征:底子(浮雕的底平面)是否清得干净;造型轮廓清晰、流畅,根脚是否干净,这是的干净指造型与底子接壤处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下面,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红木工、紫檀工和黄花梨工。红木工这种工艺最容易分辨。众所周知,清中期以后才大量使用红木,不少红木老木器上出现的雕工横竖线条往往不够直,粗细略显不匀,圆线不够圆顺,底子不太平整,轮廓有走神的,该凸的没凸够,该凹的没到位。大家称这种雕工为“红木工”。紫檀工
紫檀工又有人称其为乾隆工。紫檀工是极为精湛的工艺而非艺术,因为它以严苛的规范操作使明清时的工匠顺应紫檀的木性,逐渐摸索而形成的一种专门用于制造紫檀家具的工艺和手法,使得雕刻作品达到相当完美的境界。这种方法最讲究的木器家具加工手法,虽然紫檀工的两种加工手法在形式上截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无论木活、雕工、打磨还是其他工艺,都以最终显示出质感为标准。美材施精工,使得紫檀家具与一般硬木家具相比,在感官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紫檀工的加工手法往往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不施雕饰,使家具光素,以充分展示紫檀木特有的天然质感,与无瑕之玉不琢同理,这多见于明式家具,常以圆、圆弧为主体造型,即使是方截面,也经常“削圆”做,以添古朴、浑厚之致;另一种则恰恰相反,利用紫檀细密的质地和极高的可塑性,进行精雕细刻,制成有雕饰的家具。雕刻形式以起地浮雕最为多见,常用的图案有:古玉纹、古青铜器纹、几何纹等。在清代宫廷家居中,由于法国洛可可式图案的西方贵族情调与清皇室趣味相投,所以当时的紫檀家具,也常采用书卷纠缠的草叶、蚌壳、蔷薇、莲花等西洋图案的雕饰。此外,乾隆朝从上到下全社会对追求至工至美的心劲儿极高,社会审美评价体系彻底更新。我们常见的清代宫廷紫檀家具,还常采用镶嵌作为修饰。如嵌瓷、象牙、玉、宝石、竹、珊瑚、珐琅、黄杨木以及嵌金银等珍贵材料作为装饰。这是皇家追求富丽豪华,在家具制作中的具体体现,这些家具多由紫禁城内皇家造办处承造,有些是广东地区的贡品。经过对多件这类家具金星观察后发现,嵌件许多是专门配制,属不计工本的极奢侈做法。黄花梨工
清早期以前的黄花梨木器上的雕工精细程度与红木工相似,但黄花梨工显得生动活泼有灵气。有人说黄花梨工是工匠不在木头上边打图样直接下刀雕刻,但紫檀工必须打样,不然的话,器物上的造型不会如此对称且不走样。通过对比才感悟到:紫檀工的装饰意义大,黄花梨工的装饰却有更加广阔的意境。这可以提醒我们,在观赏雕工时除了看刀法是否细腻之外,还看我们能否有所联想,是否还能有除工细之外其它的情感反映,例如:活泼、生机、枯寒、热烈、朴拙等。跟老匠师聊天,总是听他们说起,黄花梨就要用黄花梨的工手。意指榫卯结构的方式和雕刻工艺有别于其他浅色木质的做法。榫卯精严的程度大大高于软木,雕刻意蕴更是在纯熟运刀的基础上,挥洒艺匠之工,有如神助。而黄花梨工并非专指在黄花梨木上,很多老行家在欣赏一些软木精品,如榉木榆木等器时,亦能看到精工细作的器物,尤其是在雕刻工艺上,很多软木精品绝不输于黄花梨。这就是行家嘴上经常念叨的“软木黄花梨工”。
--
“我的木材网”专业权威的木材行业门户网站,每天发布木业新闻资讯、行情快报、专业木材知识。
更多木业信息,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