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木黄金”之称的黄花梨,只有海南、越南等地有出产。如今市场上能见到的黄花梨多产自越南等地,俗称“越黄”。越南黄花梨,又名降香木。追根溯源,越南与海南位于同一纬度,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表面上很难分辨。较之古典正统的明清家具材质“海南黄花梨”而言,市面上海黄已几乎无材可取,越南黄花梨已成为替代海南黄花梨的不二之选,且伴随着“越黄”木料资源的枯竭,“越黄”的价格将越来越昂贵。
越南黄花梨质地优良,坚重沉水,有沉甸甸的手感,棕眼也十分细密。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多酸香。颜色活跃,整体偏于亮橙色。明、清时考究的木器家具均选“黄花梨”制造,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上乘佳品。
“木质坚硬,纹理美观,阴天时散发幽香,雍容华贵,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作上乘佳作”这就是对越南黄花梨的概述。
越南黄花梨的发展贯穿我国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衣食足而知礼仪,开始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开始注重国家与民族精神源头的追索和个人审美层面的满足,并且试图用各类历史的物证,找回中华文明历史的原貌和中华民族曾有的优雅。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家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大。近年来,黄花梨古董家具依靠国家重点文物回收资金和民间收藏资本开始逐步从境外回流。和这些古董家具一样,前些年出口创汇的黄花梨仿古家具也在市场价格的作用下,开始逐步向国内回流。从古至今,越南黄花梨创作出无数姿彩夺目的古典家具。
越南黄花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她的显赫身世由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因缘构成——文化发展到某一个层次,政治和经济环境呈现出某一种状态,就催生了人们对于某一种艺术或某一种物质的喜爱,就形成了艺术的历史,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
即便到了今天,从审美的角度凝视黄花梨的美丽,那种美丽仍然永恒,依然令人震撼不已。其实一件好的家具,除形、艺、材、韵之外,还有一个“境”字。家具摆放在怎样的环境里,周围的物品怎样搭配、光照怎样烘托,都足以影响家具应有的光彩。越南黄花梨的雍容华贵、散发的幽香恰好与这个“境”字相衬。
注:本文中家具都出自于红天下,喜欢收藏的朋友可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