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是很好的木头,自古以来的名气都是相当大的,有木中君子之称,由于长的相当的慢,(手握之器,岁越百年)古语曰千年难长黄杨木,所以就更是让其变的尊贵和具有了深厚的积韵.
黄杨木雕最早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年)的“李铁拐”像,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晚清民国以后的黄杨木雕圆雕小件以其古朴而文雅的色泽、精致而圆润的制作工艺,且适宜把玩和陈设等特点,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黄杨木,又被称为长叶黄杨、小叶黄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世界约70余种,分布欧洲、亚洲、热带非洲及中美洲等地。我国约17种,云南约8种。由于生长十分缓慢,天然生长的黄杨要达到胸径20cm需要年左右时间,其为珍贵名材。
注意:在植物界有一种跟黄杨木同名异种的植物,习惯上被称为“大叶黄杨”。大叶黄杨其实是属于卫矛科的植物,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冬青卫矛”。小叶黄杨跟大叶黄杨是不同的树种,不能混为一谈。
木材纹理斜行;结构甚细至极细,均匀;材质略硬重(气干密度0.85g/cm33);干燥缓慢,干后尺寸性稳定,不翘裂;抗虫耐腐性强;锯解容易,车旋及雕刻性能特好,切削面极为光洁细致;油漆后光亮美观;胶粘容易,握钉力较强。黄杨属树种木材,各种间材质十分接近,差别甚微。结构细致而均匀,材色淡雅悦目,切削时无坚硬感,最适于作小型雕刻及车旋各种美术工艺品。
黄杨木鉴别
黄杨木虽然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但由于其生长缓慢难成大料,所以显得极为珍贵。在民间,黄杨木有“千年矮”的称谓,传说它一年才能长高一寸,遇到闰年的话还要缩水三寸。由于生长缓慢,黄杨木的棕眼毛孔等使用肉眼是完全看不到的。其木质极致的精致细腻,黄杨木的雕刻作品常会被误认为是象牙制作。黄杨木带着淡淡的黄,纹理精致腻,质地坚韧。它的硬度适中,有天然温润的色调,跟象牙十分神似。同时,黄杨木有香气,但很轻很淡,是一种清新的味道,有一种优雅的韵味,不显艳俗。
黄杨木的作用
黄杨木在民间传说中有驱邪的效果,黄杨木驱邪虽然只是一个传说,没有什么根据,但也为黄杨木蒙上一种神奇色彩,极大的增强了它的文化意味。黄杨木有淡雅的香气,这种香气有驱蚊驱蝇的作用。黄杨木在医学上也是很有价值的,它的根、枝、叶等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够祛风湿、理气止痛、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多种疾病。黄杨木因为难有大料,所以会被制成精细的小件的黄杨木雕刻工艺品,或者是黄杨木梳等小件用品,难以用来制作大件家具。黄杨木在家具制作上多用于高档的红木家具镶嵌雕花之用,或与硬木搭配制成枨子、牙子等构件。如果有黄杨木制成的大件家具,必定是稀世珍品。
黄杨木的保养
首先得防止黄杨木雕作品在阳光下直接照射,尤其是阳光下的长期照射,过强的阳光会导致作品颜色褪化,漆膜老化而脱落,极易出现材质开裂等现象。摆在家中时如果方向刚好朝阳,最好白天放一下窗帘阻挡一下阳光的直射。如果到了在秋冬干燥季节,尤其是在北方,那么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买台空气加湿器放在家里了,因为北方空气太干燥了,这样对预防黄杨木因为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的干裂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要经常加些水,防止水分蒸发干净。如果作品因为日久或者不小心变脏,已经上漆和打蜡的作品可以用稍湿的软布轻轻擦拭,素胎未上漆的作品只能用刷子把灰尘扫掉,切忌不能用水来洗,会造成作品失去光泽。当然最好是平时能隔段时间拂拭一下,莫使染尘埃。还要防止化学物质腐蚀性的东西接触木雕作品,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作品表面保护膜毁坏或木质变色等现象。
黄杨木优良的材质及其珍贵性,自古以来,尤其以明清两朝最为兴盛,中国的能工巧匠就以黄杨木为原材料,雕刻出了许多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并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以表达和寄托人们的种种情思,并作为一种礼品,相互馈赠,传情达意。
中医小常识nbsp推拿按摩消病痛中医小常识nbsp推拿按摩消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