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友在入门海黄的时候,都会碰上一些专业名词上的困惑,今天决定整理一份海黄的常用名词贴,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认识海黄
黄花梨
我们常说的黄花梨就是专指海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黄檀木等,原产地中国海南岛吊罗山。在国际《红木》中属香枝木类,黄檀属,目前红木标准中香枝木类只有海黄。
特别要注意一点:越南黄花梨是否属于香枝木类,一直存在争议,所以暂且不把越黄归入香枝木类
花梨(木)
花梨是指属于花梨木类的木材,紫檀属,花梨木种类繁多,国标《红木》分为七种,分别为越柬紫檀、安达曼紫檀、刺猬紫檀、印度紫檀、囊状紫檀、鸟足紫檀和大果紫檀。
花梨公/花梨母
花梨公和花梨母指的是两种木料,二者同科同属,外形和内部结构上都颇相似。在年,华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对海南黄檀进行了重新分类,确定花梨公仍沿用海南黄檀(海南檀)的称谓;而花梨母新定名为降香黄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海南黄花梨。
花梨公/花梨母原料横切面
花梨母:木材有光泽和香气,心材为红褐色,坚硬质重,纹理致密,妖娆、诡异、以鬼脸鬼眼闻名,被国标收编为红木。
花梨公:一般比花梨母树木高大,其木材为浅黄色,无芯材,材质较疏松,它未列入红木国标,价值远不及其“夫人”。
了解海黄
海黄的品种
在给大家介绍海黄的品种名词之前,小编先带大家认识下什么是“格”。
格
海南当地人把海南黄花梨芯材部分叫做“格”,它是白木(白皮)慢慢成长转化成的。人们常说的黄花梨木“五百年成碗口粗”,指的就是黄花梨的格,需要几百年才能长成碗口粗。海黄最有价值的部分就在于格,这也是常被加工利用的部分,“漫”与“格”相对,是指海南黄花梨的白边(白皮),一般木质颜色浅,质地柔软。
海黄横切面
嫩格
指的是新料的格,出现在白木(边材)刚形成芯材(格)不久的那个过渡阶段,色泽比白皮颜色深,又比一般格的颜色浅,黄嫩夹生的感觉。
海黄新料横切面
糠格(糠梨)
也叫黄格,产于海南东部、东北部的平原地带,质地偏软且不细腻,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好。形成的格颜色较浅,主要以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居多。
海黄糠格(糠梨)横切面
油格(油梨)
也叫油料,是海南岛西北山上生长的树,因为土地贫瘠,生长速度很慢,但质地坚硬、细腻,油性足,比重大,不过纹理一般。形成的格颜色较深,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
海黄油格(油梨)横切面
紫油梨
紫油梨是海黄油梨中,纹理,颜色,密度,比重,细腻程度都相对较好的一种料质,在阳光下荧光感非常强,通体远看有种泛紫的光彩,在砂纸上打磨都是紫色粉末。墨线是紫色,深紫色,两条墨线之间夹的是浅紫色,或紫红色。紫油梨密度是相对来说较高的,部分紫料是沉水的
海黄紫油梨切面
黑油梨
属于油梨的一种,一般产于老海黄树的树根。黑油梨的颜色深,接近黑色,油性也是所有海黄当中最好的,密度也是最高的,基本入水即沉,但是此类料质纹路就很一般了,或者可以说基本没有纹理可言。
海黄黑油梨手串
中性料
这是一种各方面属性介于糠梨和油梨之间的特殊料质,甚至还有些会出现半糠半油的特征。
中性料海黄珠子
海黄的原料品种
枝料
顾名思义,又叫树杈料。同一颗树,不同部位所长的格有所不同,树枝、树干、树根形成的花纹和棕眼粗细也各有不同,树杈料棕眼最细,纹路疤结最多,容易形成鬼脸,但格材太细,最难利用,只适合做手串和小把件。
海黄枝料切面
干料
这里的干料指的是树干原料,干料质感最佳,花纹最为流畅,温润干更强,色泽均匀,它也是最早用于制作黄花梨手串的木料。
海黄干料切
根料
取自黄花梨砍伐后残留的树根,根料出材率低,空洞较多,难以利用,但是油性好,料质较为坚硬,花纹绚丽,适合制作手珠。由于现在干料已十分稀有,于是人们开始寻找和挖掘之以前留下了是树枝和树根。
海黄根料制作的摆件
新料
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新料是指那些生长年份只有几十年的海黄,油天然野生林,也有人工种植的速生林,另有部分人认为新料是指那些砍伐时间不久的料。
海黄新料及其制作额手串
老料
市场普遍认可那些生长年份久,油性和材色都较深的野生林属于老料。也有小部分人认为老料是指存放时间比较久的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