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甜蜜夏日
桂密岩花白
梨疏林叶红
龙游的蜜梨
又大又甜
给全国带去了美味
也给龙游上杨村带来了小康生活
采摘、装箱、搬运……东华街道上杨村的梨林里一派繁忙景象,当地的黄花梨又到了成熟的季节。7月20日,天才刚亮,当地梨农们早已“全副武装”,拎桶挎篮采摘成熟的上杨梨。
上杨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种植梨树,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当地村民纷纷加入了黄花梨种植的队伍,如今村里一半以上的村民都是梨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杨村的黄花梨已颇具规模,目前,种植面积有亩左右,年产量达到万公斤,年销售额超过万元,销售黄花梨及其衍生产品也早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年近七旬的村民陈发荣是村里第一批种植黄花梨的老梨农。他原是一名木匠,随着年岁增大,外出务工已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便留在村里安心种起了梨。如今,陈发荣的梨林年年都是硕果累累,可观的收入让他喜笑颜开:“每年至少有七八万,多的时候能有十万元。”
为解决黄花梨遇水易腐难储存的问题,上杨村和官村村在去年联建了一座占地面积近平方米的黄花梨仓储中心,今年正式投入使用。梨农们可以将短时间内销售不完的黄花梨在此储存,原本只能存放一周的梨可以延长保鲜期至十月份。
群红农场老板娘占小群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自丈夫徐国红和村民合作承包了80余亩梨林后,她便也加入进来,帮助丈夫一同打理梨园。“原先,采摘下来的梨放一个周左右卖不出去就烂了。”占小群激动地说,“现在有地方储存,大大减少了折损,销量上来了,收入也变高了,我们心里都很开心。”
上杨村的黄花梨除了直接售卖外,还衍生出了不少的农特产品。东华街道上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小军介绍:“村里还研发了不少像黄花梨酒、黄花梨干等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都不错。”
小小的“一只梨”,不仅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发展,还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近年来,对于黄花梨产业的发展,上杨村可没少下功夫,推广优质梨品种改良,邀请各级专家进村传授种梨技术,注册“上杨梨”集体品牌,举办“黄花梨节”……
从种植黄花梨到研发衍生产品,再到借电商“东风”拓宽销售渠道,上杨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经过三四十年的打造,黄花梨俨然成为上杨村的“致富果”。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微龙游”)
图文/刘心怡张凯淇微龙游图片库
编辑/邵美霞 姜轶文
监制/章承月
喜欢,请点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