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来源
芳香美活
作者
Frank
许多植物的名称可能会有重复,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初命名往往是用英文名称直接翻译,或是有些植物本身中文名可能因为区域的不同,就有不同的称呼。
例如我们在芳疗当中所称的:茶树、佛手柑、香桃木、花梨木、甜杏仁油…等等精油,基本上在命名都是都是有很大问题的,这也使中文命名有时会容易让人混淆错认。
茶树澳洲茶树茶树(左)与澳洲茶树(右)
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植物,却都被称为“茶”,
实际上澳洲茶树是白千层属的植物,建议称呼为:互叶白千层。
然而我们都知道,除了学名外,其他的命名基本上都可能是需要当地植物学者制定,或是以往古代典籍本有的、约定成俗的,也有找不到中文名,便依照学名、英文名或是“最初的命名者”个人喜好来命名。而植物中文名的命名方式,基本上就会依照这类的方式来命名。
这种命名方法很容易让人搞混,例如现代杂交种玫瑰(Rosaxhybrida),在许多地方也会被称作月季,这是因为现代杂交种玫瑰基本上都是古典月季花(R.chinensis)的后代,而真正要说到「正确」的玫瑰,其实是另一种只开着五瓣花朵的植物(R.rugosa)。
当然也有人常会搞不清楚玫瑰与蔷薇,但依照古籍而言,蔷薇其实最早就是指从西域而来的玫瑰,因此像是大马士革玫瑰(R.damascena),其实应该要叫做大马士革蔷薇。
原生种的玫瑰(左),之所以叫玫瑰,是因其果实朱红瑰丽(右),
因此称作玫瑰,也有人称之为梨玫瑰,原产中国。大马士革玫瑰,它是法国玫瑰与千叶玫瑰的杂交种,又称为大马士革蔷薇或突厥蔷薇。常见的原生种月季主要有红色与粉色两个品种,红色有淡淡的香气,粉色则香气薄弱。现代杂交种玫瑰大约有2~3万种品种,通常会依照花型大小、花色、树形等作为分类准则。一般只作为园艺观赏或花艺用途,也有少部分可作为花茶或香料使用。
这样的命名都还算能够理解,因为不论是月季、玫瑰,还是蔷薇,我们现代大多数就是把他当做一种植物看待,再正确来说,应该是同一属杂交后的后代。但有些植物的命名,可能更让人费解,例如紫罗兰。
说到紫罗兰,在芳疗当中大家想到的是英文当中的Violet,也会被称作SweetViolet(学名:Violaodorata)。但其实在植物中文名当中,实际上原本的命名为香菫菜,是菫菜科的植物,真正的紫罗兰,其实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学名:Matthiolaincana)。而后来为什么香菫菜被命名为紫罗兰?当然也就是因为英文名Violet的误导。
原生种香菫菜,在芳疗中被称为紫罗兰,气味馥郁。
十字花科的紫罗兰是很良好的造景花卉。香菫菜与三色堇杂交后,产生了杂交香菫菜,
花型花色都非常丰富、变化多端,
并且保留着香菫菜原有的香气特色,可作为花草茶点缀使用。
被误导的还有佛手柑这种植物,由于Bergamot这个英文名(学名:Citrusbergamia),在中文当中并没有太多记载,最早也仅在意大利半岛这个地方生长,因此对于这个植物是陌生的,然而Bergamot却是伯爵红茶中重要的香料,在传进来后不知道怎么命名而被误认Bergamot是佛手柑。实际上Bergamot与佛手柑(C.medicavar.sarcodactylis)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植物。而Bergamot在命名上,比较正确的中文名称,则是「香柠檬」或是「油柑」,当然Bergamot也与柠檬是不同的植物。
Bergamot原产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地区外观与橘子类似,果实外表光滑圆润,气味香浓甜美与其他柑橘属植物的气味差异性颇大。(图片来源:维基百科)佛手柑其实是枸橼(香橼)的一种变种,气味类似柠檬或莱姆(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这种情况其实非常的常见,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芳疗中的零陵香豆TonkaBean(Dipteryxodorata),基本上也存在误导的情况,实际翻译为“东加豆”或“黑香豆”可能会比较好。这是因为它是一种豆科木本植物,产于中美及南美洲。
这个命名容易与中国产的零陵香搞混,而古代制香所称的零陵香,其实指的应是一种报春花科的草本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foenum-graecumHance),两者在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别。
零陵香豆是一种豆科木本植物它的种子富含香豆素,是欧美甜点中常用的香料(图片来源:维基百科)另外,也有中文名都很相似,却完全不属于同一科属的植物的,例如罗马洋甘菊(Chamaemelumnobile)、德国洋甘菊(Matricariachamomilla)、摩洛哥洋甘菊(Cladanthusmixtus),这都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虽然他们都以“洋甘菊”来称呼。
罗马洋甘菊,又称果香菊、春黄菊,为宿根草本植物与德国洋甘菊开完花就枯萎的情况不同,罗马洋甘菊会延伸出匍匐茎作为繁衍手段又或是玫瑰与岩玫瑰(Cistusladaniferus),虽然都有个玫瑰,但其实二者完全不同科,岩玫瑰其实应该叫做胶蔷树,属于半日花科的植物。岩玫瑰与玫瑰一点关系都没有。(图片来源:维基百科)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已经头昏了,但这些例子不过是这些问题的冰山一角。我们对于植物的认识,最终还是得认清它的名称,你仍然要清楚“拉丁学名”的重要性。拉丁学名是现在学界公认的生物识别模式,虽然拉丁学名总是又臭又长难以记住,但没有拉丁学名的发明,我们的各种生物命名将会更混乱!也因此,看懂植物的拉丁学名可以帮助你在认识植物,也就不容易发生“错把冯京当马凉”的情况喔!
卡尔·冯·林奈(CarlvonLinné,年5月23日-年1月10日)
发明了拉丁学名的命名法,之后的各种生物命名都必须要有拉丁学名,可说是植物的身份证。
不过,我们在认识植物时,不仅要认识它的学名,也要清楚他的形态以及原生环境,甚至是历史上的记载。尤其对于芳疗而言,精油的疗愈特色与这些密不可分。因此这些学问,建议大家也不可偏废呢!
扫码加入芳香美活粉丝群
好礼等你来拿~
绿色|天然|简单|健康更多芳香美活,点击下方图片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