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的家具一般都是大料做的,因此鬼眼花纹不是很明显。就要从香味,韧性,棕眼大小,玻璃光泽等方面入手查看了。黄花梨是降香味,用小刀在不重要的地方轻轻刮一下,会有很浓的降香味,而且被刮下的木丝会卷成弹簧状。棕眼小的是海南黄花梨,棕眼大的是越南黄花梨。海南黄花梨的硬度比越南黄花梨大些,也比越南黄花梨质地更细腻。用嘴尝下黄花梨木材的味道的话,是苦中带辣,有独特的香味。黄花梨新切面,用手指蹭几下,用鼻子闻下手指也会有很好闻香味。黄花梨中的油梨沉水,糠梨半沉水。越黄不沉水,但是即使海黄的糠梨叶比越黄硬度大,香味浓。
明式家具通常使用金属来制作构件,而且这些构件都会有不同的艺术造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装饰技法。明朝的黄花梨家具的特点概括来说就是三点:1、明代家具在制作上,全都采用的是精密复杂的榫卯结构,使家具坚固牢靠。2、明代家具的结构与造型,都会与房屋结构相结合。在使用时舒适安逸,摆放时可以装饰环境。3、明式家具造型风格素雅端庄,被当时的人文背景所影响,使得明式黄花梨家具也蕴含上了文人的雅气。
这件可拆卸的方形棋桌同样受到了金伯宏的赞誉。“明清黄花梨家具种类和式样颇多,有许多收藏者都会问我,怎样的明清黄花梨家具才算是精品中的精品——但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他说,“衡量一件黄花梨家具是否值得收藏,主要取决于用材、设计、工艺和保存这四个方面。选材精良,设计独特,工艺复杂精致,保存完好——这些都是主要的衡量标准,比如有的供桌看似样式简单,其实包括许多复杂的木工雕工,桌面上的紫檀嵌冰梅纹和桌角处的錾花铜都是非常精巧的工艺。当然要在众多珍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还是要有‘绝’——绝技,绝活儿,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特点,例如用材非常罕见、年代最早最久远,保存最完损无缺、或者设计出人意料等。”
和金伯宏持有相似观点的,是蒋念慈。“不仅仅要看木料,木料只是一个载体。首先要留意它的设计,并查看制作者的手工艺是否严谨。即使采用同样珍贵的硬木木料制作,例如紫檀、黄花梨和红木,其设计水平高低不同也会影响其价值高低。家具和建筑一样,都有很多限制,设计上有限制,不只需要考虑美学,它要考虑实际的功能性。如何实现功能、美学和制造水平相结合——处理好,才是一件好的家具。中国古代家具称奇的地方之一,便是其独到的隼牟结构。以一张桌或柜距离,如果板面内部和腿的交接处采取的是圆角,这样的做工通常是优秀的。但如果腿与腿之间的转角是方的,这样的家具做工则不如前者。因为对于工匠来说,制作那样的圆形转角家具所耗费的工时可能是后者的三倍。当然,这样的选择方式是建立在普通情况下。
和玉器、瓷器一样,明清家具也根据制作地域的特性不同,而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明清两代是中国传统家具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在家具的品种、形制,还是制作工艺和材质以及风格流派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形成了以京作家具、广作家具、苏作家具为主的三个流派,每个风格流派都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其中以苏作为主流,京作主要是宫廷家具,广作以出口为主。”金伯宏告诉记者,“但相对而言苏作家具更有收藏价值。苏作黄花梨家具受江南深厚文化底蕴的熏染,精工细做,更具韵味,但存世数量已经是凤毛麟角。广作家具存世相对较多,特点是用料大方,但相对苏派黄花梨家具则显得过于繁琐媚俗。
谈及收藏界人人谈虎色变的“赝品”问题,蒋念慈却认为在明清黄花梨木家具的收藏中,当下并不存在“新木做旧”的问题。“现在新的黄花梨家具比旧的还贵。当下黄花梨木料,无论是来自海南还是越南的,其价格基本都在万元每吨以上,且没有供货者能够成吨供应海南黄花梨木材。例如,制作此次展览中出现的‘明黄花梨六柱式架子床’,其木料本身价值就逾多万,且不论工匠和设计所耗的费用。如此高昂的成本,谁愿意去冒不必要的风险仿古董明清家具呢?所以大凡收藏者认准了家具的木料材质和外观品相,并不用过于担心仿制旧作的问题。”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哪看白癜风好